[发明专利]智能充电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5476.3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9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波;林文魁;黄碧雄;余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充电 系统 | ||
1.一种智能充电系统,用以对电池模块进行充电,所述的电池模块包括多个串联的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模块,将交流电压转化为直流电压;
DC-DC调压模块,将充电模块提供的电压转化为子电池的满充电压;
电压采集模块,采集各子电池的电压,并将信号传递给逻辑控制单元;
逻辑控制单元,接收所述电压采集模块的信号并对开关模块进行控制;
开关模块,连接于所述的子电池和逻辑控制单元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连接于所述子电池正极和DC-DC调节模块之间,所述第二开关连接于所述子电池负极和充电模块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中至少一个为双向可控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模块为二极管、双极性晶体管、MOSFET、IGBT、BTG中的任意一种,或为由其组合而成的开关模块或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为长断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子电池为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超级电容器、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钛酸锂电池或石墨烯锂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普通模式时,所述的充电系统工作模式如下:
s1、电压采集模块采集各子电池的电压,逻辑控制单元对采集的电压进行判断,如果所有子电池的电压都低于满充电压,则进入步骤s2,否则进入步骤s3;
s2、充电模块通过DC-DC调压模块对所有子电池进行充电;
s3、逻辑控制单元根据采集的电压,判断出电压最低的子电池,充电模块通过DC-DC调压模块对该子电池进行单独充电,如果子电池电压未达到阈值电压则DC-DC调压模块提供稳定电流,如果子电池电压达到阈值电压,则DC-DC调压模块提供稳定的电压,重复步骤s3,直至所有子电池电压充满;
s4:断开开关模块,充电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修复模式时,所述的充电系统工作模式如下:
s1、电压采集模块采集各子电池的电压,逻辑控制单元对采集的电压进行判断,如果所有子电池的电压都低于满充电压,则进入步骤s2,否则进入步骤s3;
s2、充电模块通过DC-DC调压模块对所有子电池进行充电;
s3、逻辑控制单元根据采集的电压,判断出电压最低的子电池,充电模块通过DC-DC调压模块对该子电池进行单独充电,如果子电池电压未达到阈值电压则DC-DC调压模块提供稳定电流,如果子电池电压达到阈值电压,则DC-DC调压模块提供稳定的电压;
s4:重复步骤s3,使得各子电池的电压始终处于充满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54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拍照式扫描仪
- 下一篇:一种喂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