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折叠能升降的乒乓球桌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5330.9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2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勇 |
主分类号: | A47B25/00 | 分类号: | A47B25/00;A47B3/087;A47B9/08;A47B13/00;A63B6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升降 乒乓球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式乒乓球桌,尤其是一种外折型折叠式乒乓球桌。展开时,两桌面成水平放置(使用状态),折叠时两桌面底相对而立(折叠状态)。
背景技术:
乒乓球是老少皆宜的体育运动,在我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到健身场所锻炼身体的有效时间较小,另外,5到6岁的小孩从小就开始练习打乒乓球,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后备人材的选拔将是十分有益的。在家里备一个既能折叠、又能升降的乒乓球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现有的叠乒乓球桌支撑机构设计繁琐,展开折叠较费劲,没有升降功能,不利于小孩的操作和使用,而且折叠机构外露,收置后占地面积和空间较大,不便在家庭使用。
本发明是鉴于此现有状况而提出的,球桌展开和折叠简单轻松,同时还有升降功能,即适于成人运动,也适于小孩的运动。折叠后,两桌面朝外,支撑机构被夹在中间,外表平整美观,占地面积小,成人小孩都能安全操作。
发明内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1、球桌能方便的展开和折叠,并且保证桌面和桌腿的稳定,不会产生倾倒。
2、球桌桌面较重,展开或折叠时有一定的惯性,为了安全起见,应有减缓桌面转动速度的设置。
3、球桌折叠后,在没有外力作用下,能保持稳定状态。
4、球桌完全折叠后,两桌面桌腿靠的很近,此时必须保证桌面的稳定。
5、球桌展开后能够锁定不应运动时的碰撞而变形。
6、桌面升降应方便,不应桌面升降而影响球桌折叠。
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案是:
1、在每一块桌面中间下安装两个桌腿,如图6所示:使同一块桌面两边的重量平衡,在桌面两端略加一点力,就可使乒乓球桌面折叠或展开,乒乓球桌在折叠和展开时,四个桌腿始终稳定垂直向下是实现球桌折叠的关键。在图1中,上桌腿(2、2’),下桌腿(3、3’),连杆(4、4’,5、5’)围城的三角稳定性和连杆(4、4’,5、5’,6,7)围成的四边形平行移动性相结合,使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相互依靠,解决了四个桌腿始终稳定垂直向下的问题。
2、针对桌面可能转动过快的问题,在桌面与桌腿之间增设阻尼变向杆(15、15’)和阻尼弹簧(16、16’),阻尼变向杆(15、15’)与桌面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如图1左侧所示,此时弹簧(16)对桌面有一个逆时针扭矩,当桌面从图7折叠到图8位置时对桌面又产生一个顺时针扭矩。右侧正好相反,从而起到减缓桌面转动速度的作用。
3、当桌面即将全部折叠时,桌面的重量由连杆(4、4’,5、5’)承担,如果连杆(4、4’,5、5’)做成直的,在折叠到图8所示位置时,连杆(4、4’)与连杆(5、5’)在连杆铰接销(10、10’)相交处有一个小于180°的夹角,在桌面重力的作用下,桌面有一个微小向外涨开的力。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把连杆(4、4’)、连杆(5、5’)在引线所指处打3.7°折,使它们在相交处的受力角度略大于180°,从而保持折叠后桌面的稳定。
4、为了保证桌面完全折叠后的稳定性,让每个桌腿下的轮子向两侧挑出一定距离,向里挑的轮子可避免桌腿产生弯矩,防止桌面在升降时产生过大阻力。向外挑的轮子是从桌子下边挑出,实现这一点的前提是桌腿的净高(去除万向轮的高度)要大于乒乓球桌一面宽度(137cm)的一半,即68.5cm。否则向外挑的轮子就不能从桌子下边挑出。本装置利用连杆(4、4’,5、5’)在折叠时产生的顶涨力把上桌腿(2)和下桌腿(3)之间的距离拉开,从而实现了轮子从桌子下面挑出的目标。
5、球桌展开后,保持桌面稳定也是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在中间连杆转动处使用连杆空心铰接锁(13),在空心铰接锁中间穿过锁扣转动轴(19)。如图1的放大图,这样,连杆(6、7)的剪切力由连杆空心铰接锁(13)承担,锁扣转动轴(19)就可轻松转动。锁扣手动把(20)安装在锁扣转动轴(19)上,当桌面展开到一定位置时,桌子连接合页(22)与锁扣手动把(20)相碰,在锁扣把弹簧(21)的作用下,锁扣手动把(20)与桌子连接合页(22)就可锁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勇,未经章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53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固型软身链式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码头钢仓上料流量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