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液压悬架单元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95072.4 | 申请日: | 2013-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7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 发明(设计)人: | 郭醒;张生志;刘胜;王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胜 |
| 主分类号: | B60G17/015 | 分类号: | B60G17/015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李平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液压 悬架 单元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智能液压悬架单元,包括:液压缸、数字节流阀、蓄能器、数字方向阀、运动参数检测模块、控制器、液压泵、油箱,所述车辆悬架系统由数个悬架单元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缸体为圆柱形,两个活塞将缸体分为三个腔,三个腔分别通过三个油口与外部油路相连,活塞杆将两活塞刚性连接,有杆腔和无杆腔之间的活塞上安装有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单向阀,使有杆腔油液可以进入无杆腔,车轮支架固定在活塞杆外伸端,车架支架固定在缸体末端,活塞杆通过车轮支架与车轮连接,缸体通过车架支架与车架连接,活塞沿缸体轴线作往复直线移动,产生车架相对于车轮的运动,液压缸内部还集成有传感器组和无线发射装置,传感器组包括活塞杆传感器组、加速度传感器以及多功能传感器组,活塞杆传感器组包括位移传感器和力传感器,活塞杆传感器组与液压缸活塞杆相连,加速度传感器与液压缸缸盖相连,多功能传感器用于检测压力、流量以及油品,多功能传感器组包含三个多功能传感器,分别与液压缸的A、B、C腔相连,传感器组通过无线发射装置发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液压悬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节流阀内集成有传感器组和无线发射装置,传感器组包括阀芯传感器组、加速度传感器以及多功能传感器组,阀芯传感器组包括位移传感器和力传感器,阀芯传感器组与数字节流阀阀芯相连,加速度传感器与数字节流阀阀体相连,多功能传感器用于检测压力、流量以及油品,多功能传感器组包含两个多功能传感器,分别与数字节流阀的A、B口相连,传感器组通过无线发射装置发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液压悬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方向阀内集成有传感器组和无线发射装置,传感器组包括阀芯传感器组、加速度传感器以及多功能传感器组,阀芯传感器组包括位移传感器和力传感器,阀芯传感器组与数字方向阀阀芯相连,加速度传感器与数字方向阀阀体相连,多功能传感器用于检测压力、流量以及油品,多功能传感器组包含四个多功能传感器,分别与数字方向阀的P、A、B、T口相连,传感器组通过无线发射装置发射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液压悬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为通用隔膜式蓄能器,液压泵作为高压油源,与数字方向阀的P口相连形成高压油路,油箱作为流体存储器,与数字方向阀的T口相连形成回油油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液压悬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C腔与数字节流阀A口连通形成第三液压油路,液压缸A腔与数字方向阀A口连通形成第一液压油路,液压缸B腔与数字方向阀B口连通形成第二液压油路,液压缸C腔、蓄能器、数字节流阀和和第三液压油路组成半主动回路,液压缸A腔、液压缸B腔、数字方向阀、第一液压油路、第二液压油路、液压泵和油箱组成主动回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液压悬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参数检测模块包括惯性测量单元(以下简称IMU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的缩写)、转向角传感器、制动踏板位移传感器、加速踏板位移传感器、车速传感器,IMU由三轴MEMS加速度计和三轴MEMS陀螺仪组成,安装于与车架支架连接的车架处,转向角传感器安装于转向轴上,制动踏板位移传感器安装于制动踏板上,加速踏板位移传感器安装于加速踏板上,车速传感器安装于变速器的壳体上,运动参数检测模块输出信号连接到控制器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液压悬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由微型控制器、数字节流阀驱动单元、数字方向阀驱动单元、无线接收装置以及输出设备组成,其中,微型控制器由信号调理与转换电路、电源管理器、报警电路、逻辑控制器、半主动控制器、主动控制器、液压缸状态检测控制器、数字节流阀状态检测控制器、数字方向阀状态检测控制器、CAN接口组成,控制器通过无线接收装置接收传感器组的输出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液压悬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控制器中的电源管理器为微型控制器提供电源,逻辑控制器与报警电路连接,分析处理接收的故障信息并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胜,未经刘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507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面储能式自动过电分相装置
- 下一篇:车圈矫正器的制造和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