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刮安装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4971.2 | 申请日: | 2013-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8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迟荣海;王亚军;芦连;施欲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34 | 分类号: | B60S1/3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构造的技术领域,涉及车辆的雨刮系统的结构,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雨刮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在汽车安全设计中,行人保护的要求始于20世纪80年代一项由欧洲提出的计划,目前已经成为所有车辆制造商在改进被动安全、车辆总布置和造型方面所关注的重要课题。随着Euro NCAP对安全星级的要求越来越高,行人保护显得越发重要。
在行人受伤害的事故中,头部损伤是造成重伤和死亡的关键原因。
大多数汽车的雨刮系统在行人保护的头部撞击区域内,由于雨刮轴刚度较大,以及较难发生压溃,导致头部撞击雨刮轴时,头部伤害值过高,引起行人保护的星级下降,影响车辆的安全星级评定。
而且,传统的雨刮系统断裂机构,其断裂槽通常位于雨刮轴的雨刮臂上,在破坏后,维修比较困难,其维修成本较高。
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雨刮系统及其关联结构,来满足要求越来越严格的Euro NCAP安全星级,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雨刮安装支架,其目的是在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减小雨刮系统区域的对行人头部的伤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的雨刮安装支架,用于安装雨刮系统,所述的雨刮安装支架为薄板,该薄板上设有四个平行的折弯,使所述的雨刮安装支架形成五个平面。
在所述的四个平行的折弯中,位于中间的两个折弯的端部,各设有一个断裂槽;所述的断裂槽处的薄板厚度,小于所述的薄板的平均厚度。
所述的五个平面中的正中间的平面上,设有雨刮系统安装孔,所述的安装雨刮系统通过所述的雨刮系统安装孔及连接件与所述的雨刮安装支架紧固连接。
所述的断裂槽与所述的雨刮系统安装孔的距离均相等。
所述的五个平面中的最外边的两个平面上,各设有两个支架安装孔,所述的雨刮安装支架通过所述的支架安装孔及连接件与流水槽紧固连接。
所述的雨刮安装支架的一侧设有两个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垂直于所述的折弯,并固定连接在相邻的两个平面上。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满足雨刮系统功能需求的条件下,改变雨刮安装支架结构,达到减小雨刮系统对行人头部伤害值的目的。当雨刮轴所受力达到雨刮安装支架断裂槽处的限制时,断裂槽能够断裂,破坏雨刮系统与流水槽之间的刚性连接关系;相比传统的雨刮系统断裂机构,本发明的断裂槽位于雨刮安装支架上,维修及成本较低;断裂槽位于雨刮安装支架上,便于加工制造。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头部撞击雨刮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雨刮安装支架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雨刮安装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雨刮安装支架的主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结构的左视图;
图7为雨刮安装支架在与头部撞击时的受力及变形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雨刮安装支架,2、雨刮系统,3、头形撞击器,4、流水槽,5、支架安装孔,6、雨刮系统安装孔,7、加强筋,8、断裂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至图7所示的本发明的结构,为一种雨刮安装支架,用于安装雨刮系统2。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在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减小雨刮系统区域的对行人头部的伤害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雨刮安装支架,所述的雨刮安装支架1为薄板,该薄板上设有四个平行的折弯,使所述的雨刮安装支架1形成五个平面。
在所述的四个平行的折弯中,位于中间的两个折弯的端部,各设有一个断裂槽8;所述的断裂槽8处的薄板厚度,小于所述的薄板的平均厚度。
本发明针对目前大多数雨刮系统中雨刮轴对行人头部的危害,采用了在满足雨刮系统功能需求的条件下,改变雨刮系统相关的雨刮安装支架结构方面研究,重新设计雨刮安装支架结构,以达到减小雨刮系统区域的行人保护头部伤害值的目的。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49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高性能处理器的基站多点协同系统的分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防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