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及包括所述电缆的列车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94926.7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4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陶俊来;谢汉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耐克森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4;H01B7/17;H01B7/18;H01B7/295;H01B7/02;B61C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万柳军;吴鹏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包括 列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尤其是一种连接在列车车厢之间的跨接电缆(跳线电缆),以及包括该种电缆的列车。
背景技术
在列车、尤其是高铁列车领域内,在列车的各个车厢之间连接有跨接电缆,以便在各个车厢之间传递数据(例如包括控制信号、网络数据等)以及有时还附加地传导电力,供车厢内的设备使用。因此,这种跨接电缆是一种结合了控制电缆、数据电缆和电力电缆的集成式电缆。这种电缆的典型结构包括用于传递数据的一条或多条数据线芯,以及包围所述一条或多条线芯的外套。可选地,这种电缆还可包括用于传导电力的电力线芯。
由于在列车行驶过程中各个车厢会发生相对运动和振动,所以相应地,连接在各个车厢之间的上述跨接电缆成为一种运动部件,会长时间地经历频繁的弯折、拉伸和振动。此外,上述跨接电缆还常常暴露在恶劣的外部环境中,易于遭受外界损伤。特别是,上述跨接电缆装设在各个车厢之间的底部,从而靠近铁轨的轨床;这样,列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易于吸起轨床上的砂石并使砂石飞撞到所述跨接电缆上而使电缆外套开裂、破损,和/或冲击及由此损害电缆内部的线芯,由此影响电缆的正常功能。因此,为了保证车厢及其设备的正常工作,所述跨接电缆需要具有特别的高性能和高安全性。具体而言,所述跨接电缆需要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耐火耐热性能、防化学性能、耐气候性能等等,还应该具有优良的柔性和动态疲劳性,特别地,所述跨接电缆要能抵御从轨床上飞起的砂石的侵袭。
然而,现有的跨接电缆防御飞石侵害的性能不佳,柔性和动态疲劳性不足,耐热性、耐气候性能和防化学性能也较差,且耐磨性和抗撕裂性等机械性能也不高,因而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即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防飞石性能、柔性、动态疲劳性、耐热性能、防化学性能、耐气候性能、耐磨性和抗撕裂性的跨接电缆。
上述目的可由根据本发明的电缆来实现,该电缆包括:用于传递数据的一条或多条数据线芯;包围所述一条或多条数据线芯的、由弹性聚合物制成的内套;设臵在所述内套的外侧的、由交联的硅橡胶制成的外套;和设臵在所述内套与外套之间的机械加强层。
有利地,所述机械加强层可以是织物编织层,例如,网状的聚酰胺编织层。
有利地,所述弹性聚合物可以是阻燃无卤低烟的聚氨酯类和/或聚烯烃类弹性体。
根据一种有利构型,所述硅橡胶是基于聚硅氧烷聚合物的阻燃无卤低烟硅橡胶。
所述数据线芯可包括带绝缘层的导体和包围所述导体的绝缘护套。其中,至少一条所述数据线芯的导体可带有由热塑性材料制成的所述绝缘层,并且所述热塑性材料例如为聚乙烯。
有利地,所述电缆还可包括由所述内套包围并与所述一条或多条数据线芯并行设臵的、用于传导电力的电力线芯。
根据另一种有利构型,所述电缆还可包括设臵在所述内套的内侧并包围所述一条或多条数据线芯的外屏蔽层。
有利地,所述外套、机械加强层和内套的总厚度可大于或等于4mm。
根据另一种有利构型,所述外套的厚度可大于或等于2.3mm,所述内套的厚度可大于或等于1.3mm,所述机械加强层的厚度可为0.1m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多个车厢和如上所述的电缆的列车,其中所述电缆作为跨接电缆连接在所述多个车厢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电缆由于其特定设计的包括外套、内套和机械加强层的外部结构而能够具有优良的防飞石性能、柔性(能实现很小的最小弯曲半径)、动态疲劳性(能经受相当多次的循环运动)、耐热性能、防化学性能、耐气候性能、耐磨性和抗撕裂性等,能在经受住频繁的弯折、拉伸和振动的同时有效地抵御严苛环境的侵害,从而可靠地传递数据和电力。
附图说明
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所作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电缆的一实施例的横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耐克森公司,未经耐克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49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