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山应急救援通信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094914.4 | 申请日: | 2013-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2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 发明(设计)人: | 霍振龙;邵国强;徐炜;顾义东;王树强;李岩;顾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M7/00;H04N7/18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张兢 |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矿山 应急 救援 通信 系统 | ||
1.一种矿山应急救援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设备(Ⅰ)、网络设备(Ⅱ)、指挥平台(Ⅲ)和光缆(Ⅳ);网络设备(Ⅱ)设有2套以上;
所述的终端设备(Ⅰ)包括骨传导送受话器(1)、低照度摄像仪(2)、环境参数采集模块(3)、音频处理模块(4)、模拟图像处理模块(5)、音视频编解码数字信号处理模块(6)、环境参数数据处理模块(7)、数字液晶屏(8)、快闪存储器(9)、综合处理模块(10)、无线射频模块(11)、全向天线(12)和为终端设备(Ⅰ)提供工作电源的本安电源(13);
网络设备(Ⅱ)包括无线射频接入模块(21)、第一全向天线(22)、以太网电通信模块(17)、路由交换模块(18)、通信网络控制管理模块(19)、2个无线组网射频模块(14)、2个第二全向天线(15)、2个以太网光通信模块(16)以及为网络设备(Ⅱ)提供工作电源的第二本安电源(20);
指挥平台(Ⅲ)包括计算机(31)、多媒体综合信息显示屏(32)、话筒(33)、音响(34)和以太网电通信模块(35);
所述的终端设备(Ⅰ)的骨传导送受话器(1)与音频处理模块(4)双向信号电连接;音频处理模块(4)与音视频编解码数字信号处理模块(6)双向信号电连接;低照度摄像仪(2)与模拟图像处理模块(5)双向信号电连接;模拟图像处理模块(5)、音视频编解码数字信号处理模块(6)、环境参数数据处理模块(7)、数字液晶屏(8)、快闪存储器(9)和无线射频模块(11)均与综合处理模块(10)双向信号电连接;环境参数采集模块(3)与环境参数数据处理模块(7)无线信号电连接;全向天线(12)与无线射频模块(11)双向信号电连接;
网络设备(Ⅱ)的无线射频接入模块(21)与第一全向天线(22)双向信号电连接;2个第二全向天线(15)中的一个与2个无线组网射频模块(14)中的一个双向信号电连接;2个第二全向天线(15)中的另一个与2个无线组网射频模块(14)中的另一个双向信号电连接;2个以太网光通信模块(16)均分别与路由交换模块(18)双向信号电连接;以太网电通信模块(17)与路由交换模块(18)双向信号电连接;无线射频接入模块(21)、2个无线组网射频模块(14)、路由交换模块(18)均分别与通信网络控制管理模块(19)双向信号电连接;
指挥平台(Ⅲ)的多媒体综合信息显示屏(32)、话筒(33)、音响(34)和以太网电通信模块(35)均分别与计算机(31)双向信号电连接;指挥平台(Ⅲ)的以太网电通信模块(35)通过光缆(Ⅳ)与一个网络设备(Ⅱ)的以太网电通信模块(17)双向信号电连接;各网络设备(Ⅱ)相互之间通过其各自的无线组网射频模块(14)和第二全向天线(15)无线通信连接;终端设备(Ⅰ)与网络设备(Ⅱ)无线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应急救援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网络设备(Ⅱ)相互之间还利用其各自的以太网光通信模块(16)通过光缆(Ⅳ)双向信号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山应急救援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缆(Ⅳ)为可实现高速长距离数字信号传输的矿用特种铠装光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山应急救援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音频处理模块(4)为WM8731音频PCM处理模块;模拟图像处理模块(5)为SAA7130模拟图像处理模块;音视频编解码数字信号处理模块(6)为DM642音视频编解码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数字液晶屏(8)为3.5寸数字液晶屏;综合处理模块(10)为OMAP3530综合处理模块;无线射频模块(11)和无线射频接入模块(21)均为频率2.4GHz的无线射频模块;全向天线(12)和第一全向天线(22)均为频率2.4GHz的全向天线;无线组网射频模块(14)为频率5.8GHz的无线组网射频模块;第二全向天线(15)为频率5.8GHz的全向天线;计算机(31)为笔记本电脑;话筒(33)为MI-SOUND话筒;音响(24)为R151T音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未经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49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力发电机叶片固定装置
- 下一篇:导风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