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加固的分层搅拌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4206.0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2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玉;章定文;韩文君;杨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46 | 分类号: | E02D5/46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土地 加固 分层 搅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土地基加固机械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加固的分层搅拌桩机。
背景技术
我国沿海、沿江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环渤海三大经济圈的形成和快速发展,更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沿海沿江地区也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最密集的地区。然而,这些沿海、沿江发达地区都普遍位于软土地区,工程建设影响的深度范围内普遍存在一定厚度的软土。软土具有强度低、压缩性高和含水率高等特点,因此软土地基处理是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特别是近年的大规模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地下空间开发、大型码头工程建设,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水泥土搅拌桩是加固软土地基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边钻进边往软土中喷射水泥浆液或水泥粉,并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通过固化剂和软土之间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形成强度较高、整体性、水稳性好的水泥土固化体。这种水泥土搅拌桩与桩周土体一起组成复合地基,可提高土体强度,减少地基压缩性,降低地基渗透性,从而达到加固软土地基的目的。
由于水泥土搅拌桩具有施工方便、处理效果较好、适用性广、造价适中等优点,该技术在国内外软土地区基坑坑底加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工程实践表明,基坑坑底经过搅拌桩加固后,可以改善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不仅可以增加支护结构前的被动土压力,进而减少支护结构的侧面变形和地面沉降,而且可以增强坑底抗隆起变形的能力,防止被动区土体的破坏,进而基坑的抗倾覆、抗滑移及整体稳定性将大大提高。但是,工程应用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1)现有搅拌桩施工机械只能从地表往下全深度加固土层,不能根据工程需要,仅仅加固开挖后基坑底部一定深度范围内土体。如基坑工程中只加固基坑底面以下软土层,而不加固拟开挖土层,则可以大大节省工程建设成本。
(2)加固土层过于单一,若软土中存在一定厚度的夹砂土层或硬土层时, 现有搅拌桩施工机械难以穿透,这使得砂土层或硬土层以下分布的深厚软土不能有效加固。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水泥土搅拌桩在基坑工程中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加固的分层搅拌桩机,该分层搅拌桩机可以穿过地表、夹砂土层或硬土层,对位于地表、夹砂土层或硬土层下方的软土层往进行加固,节省工程建设成本。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加固的分层搅拌桩机,该搅拌桩机包括底座、制动动力器、桩机支架、内杆导向杆、内杆、外杆导向杆、外杆、外杆转速控制器和搅拌头;
桩机支架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制动动力器和外杆转速控制器位于底座的顶面,桩机支架上设有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两套传动机构;每套传动机构包括链轮、链条、传送带和主动轮,链轮连接在桩机支架上,链轮可绕其轴线旋转,链条呈环形,链条缠绕在链轮上,主动轮连接在底座上,且主动轮与制动动力器的输出轴相配合,传送带缠绕在主动轮和一个链轮上;制动动力器通过水平传动轴与外杆转速控制器连接,外杆转速控制器控制外杆及搅拌头的旋转;
外杆套装在内杆的外侧,内杆的上部穿出外杆,内杆的顶部和外杆的顶部上设有可相互配合的卡合件,内杆导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内杆的顶部,内杆导向杆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一传动机构的链条上;外杆导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外杆的顶部,外杆导向杆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机构的链条上;外杆顶部设有进浆口,外杆的下部穿过外杆转速控制器和底座;外杆下部的壁面设有出浆口,内杆的底端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嵌至在外杆的内腔中,固定板可以随内杆上下行走;搅拌头连接在固定板的底面。
进一步,所述的搅拌头包括n个弹性弯曲杆和n个搅拌叶片,每个弹性弯曲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底面,每个弹性弯曲杆的末端链接一个搅拌叶片,每个搅拌叶片的一端通过销链接在外杆的壁面上;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42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空气动力发动机总成的电磁助力器
- 下一篇:一种涤锦交织面料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