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延式端子固定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4192.2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9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环宇平;陈秀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富天江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0 | 分类号: | H02K3/50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32219 | 代理人: | 陆平 |
地址: | 214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延式 端子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直流无刷电机集中绕组的端部处理,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内延式端子固定件。
技术背景
传统的直流无刷电机的绕组形式多采用集中式绕组,三相绕组的头和尾都用铜端子固定,焊接在铜端子上。铜端子本身也需要固定,一般都是将铜端子固定在定子铁芯上,铜端子与铁芯之间要绝缘处理,有两种方式做到绝缘:一是将工程塑料直接与定子铁芯注塑成一体,在注塑件的端部留出固定端子的槽,只要将铜端子插入槽内即可固定;另一种方式是将工程塑料先在模具内注塑成槽绝缘,然后将两半式的槽绝缘套入定子铁芯,拼装成一体,这种槽绝缘的一半上面留有固定铜端子的槽,然后将铜端子插入固定。但是以上两种固定铜端子的方式中,铜端子的位置受到限制,圆周方向的变化范围小,只能在定子铁芯槽的外面放置。在电机所使用的污染度等级高的场合,要求电机的绝缘距离比较大,这样铜端子与端盖之间的距离就要增加,电机的直径随之加大。但是电机的直径又受到空调安装空间的限制不能过大,因此就形成了矛盾,限制了电机的使用领域。如果想让铜端子的位置向内移动的话,那么定子铁芯的槽必须随之缩小,这样就使电机的槽满率降低,又限制了电机的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内延式端子固定件,其直径方向的位置不再局限于放置在定子铁芯的槽外侧,而是可以向内随便移动距离,充分满足电机结构的需要。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内延式端子固定件,包括外圈2的连接结构和内圈5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圈2上设置有三个铜端子槽孔3,每个铜端子槽孔3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用的槽孔,每个铜端子槽孔3的内侧沿径向设置有定位柱4并与内圈5底部连接。
所述的内延式端子固定件采用材料为工程塑料。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槽孔,2、外圈,3、铜端子槽孔,4、定位柱,5、内圈。
具体实施方式
内延式端子固定件,是由工程塑料PBT注塑而成,内延式端子固定件与定子铁芯上的槽绝缘上的固定柱安装在一起,内延式端子固定件上定位柱对应于定子铁芯槽口的位置,宽度与定子铁芯的槽口相同,定位柱插入定子铁芯槽口起到固定作用,这样内延式端子固定件的内、外圈都固定在定子铁芯上。内延式端子固定件上设计有固定铜端子的槽孔,铜端子可以插入其中,然后将定子绕组的头和尾端焊接在端子上,以此来完成铜端子直径方向位置的转移。有了这个内延式端子固定件,可以使铜端子直径方向的位置任意移动,不用放置在定子铁芯槽底的外侧。在电机使用污染度等级3的场合,需要爬电距离6mm的时候,只要移动内延式端子固定件的端子槽位置就可以满足需要。不用再增加端盖与定子之间的距离来保证爬电距离了,因此电机的直径可以减小,在主机上的安装不再受限制,充分满足了电机结构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富天江电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富天江电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41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终端的智能休眠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触摸屏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