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包调度和缓存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3886.4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5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赖伟;汪友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861 | 分类号: | H04L12/861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蒋雅洁;王黎延 |
地址: | 2100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包 调度 缓存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数据包调度和缓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包数据先入先出FIFO模块、包头数据FIFO模块和业务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包数据FIFO模块,用于调度读出数据包数据时,提取所述数据包的包头信息,并将所述包头信息发送到对应的包头数据FIFO模块进行存储;还用于调度读出包尾标志时,获得包长信息和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校验结果,并将所述包长信息和CRC校验结果发送到业务处理模块;
所述包头数据FIFO模块,用于存储包数据FIFO模块发送的包头信息;当包数据FIFO模块读出与所述包头信息相对应的包尾标志时,读出所述包头信息,并将所述包头信息发送到业务处理模块;
所述业务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包头信息、包长信息和CRC校验结果生成描述符信息;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包管理模块和出队模块,
所述包管理模块,用于在收到包尾数据存储完成标志和描述符信息存储完成标志后,生成标识信息并将所述标识信息发送到所述出队模块;
所述出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对数据包做出队处理或丢弃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包管理模块和外部存储模块;其中,
所述包管理模块,用于接收业务处理模块发送的描述符信息;还用于在收到数据包数据后申请逻辑地址,并为描述符信息预留存储空间,对数据包数据和描述符信息进行轮询调度,将所述数据包数据和描述符信息发送到外部存储模块进行存储;
所述外部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数据包数据和描述符信息;还用于向包管理模块返回包尾数据存储完成标志,以及描述符信息存储完成标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数据FIFO模块,还用于在调度读出数据包数据之前,对输入的数据包数据进行缓存,然后对数据包数据进行轮询调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数据包括:包头标志、数据包实体和包尾标志;
所述包头信息的长度根据业务处理模块所需要的信息量决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出队模块,用于接收包管理模块发送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对数据包做出队处理或丢弃处理;
所述包管理模块,还用于在收到包尾数据存储完成标志和描述符信息存储完成标志后,生成标识信息并将所述标识信息发送到出队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数据FIFO模块、包头数据FIFO模块、业务处理模块、包管理模块、出队模块设置于流量管理芯片中;所述外部存储模块为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 SDRAM。
7.一种数据包调度和缓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每个输入端口设置包数据FIFO模块和包头数据FIFO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从包数据FIFO模块调度读出数据包数据时,提取所述数据包的包头信息,并将所述包头信息发送到对应的包头数据FIFO模块进行存储;
读出包尾标志时,获得包长信息和CRC校验结果,从对应的包头数据FIFO模块读出包头信息;根据所述包头信息、包长信息和CRC校验结果生成描述符信息;
在收到包尾数据存储完成标志和描述符信息存储完成标志后,生成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对数据包做出队处理或丢弃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收到数据包数据后申请逻辑地址,并为描述符信息预留存储空间,对数据包数据和描述符信息进行轮询调度,并将所述数据包数据和描述符信息发送到外部存储模块进行存储处理;
收到外部存储模块返回的包尾数据存储完成标志和描述符信息存储完成标志后,确定完成数据包缓存。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包数据FIFO模块调度读出数据包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输入端口输入数据时,将数据包数据缓存至包数据FIFO模块,然后对数据包数据进行轮询调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388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