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夹胶玻璃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3670.8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4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叶欣;左同官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氏太阳能(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6 | 分类号: | B32B37/06;B32B37/10;B32B3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0132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玻璃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夹胶玻璃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建筑夹胶玻璃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建筑夹胶玻璃具有安全性高,耐震、防盗、防弹、防爆的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节能性,中间膜层可减低太阳辐射,防止能源的流失,节省空调的用电量;并且建筑夹胶玻璃使用在建筑外立面能够增加建筑物的外观美感。因此,建筑夹胶玻璃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在整个建筑夹胶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中,层压工艺是其中的关键步骤,决定了建筑夹胶玻璃的品质。在现有工艺中,层压步骤为:两层钢化玻璃之间敷设PVB胶膜,然后将敷设好的夹胶玻璃置于真空条件下,真空负压为负一个大气压;然后加热至145~150℃并保持15~25分钟左右,使PVB胶膜熔化将上下层钢化玻璃粘接在一起;然后将建筑夹胶玻璃转移至高压釜再进行高温高压压制,高压釜必须抽真空,负压为负一个大气压;升高温度至145~150℃,对建筑夹胶玻璃施加压力6~12kg/㎝2,并保持1~2个小时;在上述工艺中,将建筑夹胶玻璃转移送入高压釜进行高温高压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先将真空负压恢复为常压,使建筑夹胶玻璃的温度降低下来,否则容易使产品出现气泡;取出建筑夹胶玻璃转移至高压釜的过程也是离线操作,其温度也会降低很多;因此,建筑夹胶玻璃在高压釜内需要重新加热,施加的压力需要较大,压制保持的时间也需要较长,否则无法达到所需的质量要求;而将高压釜抽真空并升温至145~150℃共需要2.5~3.5小时;因此,现有工艺会浪费很多能耗,并且耗时长、效率低,产能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夹胶玻璃生产工艺。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简化现有建筑夹胶玻璃生产工艺流程,节省能源,提高产能,操作简单、节省人工、提高效率。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建筑夹胶玻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钢化玻璃清洗;
B.层叠:先将钢化玻璃和切割好的PVB膜按照层次敷设;所述敷设的层次自下而上依次为:底层钢化玻璃、PVB胶膜、面层钢化玻璃;
C.热熔层压:将敷设好的建筑夹胶玻璃置于真空负压下,然后对所述建筑夹胶玻璃加热、施加压力并保持压力,使PVB胶膜熔化将所述底、面层钢化玻璃粘接在一起并完全排出所述底、面层钢化玻璃之间的空气;
D.成品检验:对成品进行检验,确定成品的质量等级。
本技术方案中,去除了现有建筑夹胶玻璃生产工艺中高压釜高温压制的步骤,在热熔层压步骤中,建筑夹胶玻璃无需先降温,然后转移入高压釜中再次升温压制;而是在保持高温度不变的条件下直接进行加压压制,因此,简化了工艺流程,可以大大缩短压制时间,降低了压制的压力。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F中,所述真空负压为负一个大气压,所述加热的温度为145~150℃,所述施加的压力为2~5kg/㎝2,所述保持压力的时间为15~25分钟。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夹胶玻璃生产工艺,去除了现有建筑夹胶玻璃生产工艺中高压釜高温高压压制的步骤,将PVB胶膜的热熔和压制步骤合二为一,建筑夹胶玻璃无需为了转移至高压釜中而先降温,然后在高压釜内再次加温;而是使建筑夹胶玻璃在保持高温条件下直接进行压制,由于建筑夹胶玻璃一直维持在高温状态,压制建筑夹胶玻璃的压制的时间大幅减少,压制的压力也大幅降低,就能使成品达到建筑夹胶玻璃的质量要求。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既能保障建筑夹胶玻璃的质量,又能大幅降低能耗,缩短工作时间从而提高效率,提高产能,还能避免了建筑夹胶玻璃转移至高压釜过程中由于从负压至常压而导致的出现四周气泡、PVB胶膜收缩移位等现象,提高了成品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氏太阳能(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叶氏太阳能(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36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潮且易开启的快递包装袋
- 下一篇:胶口尺寸检测及研磨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