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3606.X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8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川口敦司;藤田昌之;川崎洋平;宫川太;盐川达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G21/055 | 分类号: | B60G21/055;B60G3/28;B62D5/04;B62D3/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 ||
1.一种车辆,其具备左右的前轮(12L、12R)及左右的后轮(13L、13R),在所述前轮(12L、12R)及所述后轮(13L、13R)上分别具备制动装置(70),所述前轮(12L、12R)通过撑杆式悬架(53L、53R)来对上下移动进行缓冲,且通过撑杆式悬架(53L、53R)能够转向地悬置于车架(11),所述车辆的特征在于,
所述撑杆式悬架(53L、53R)的上端与所述车架(11)连结,下端与转向节(50L、50R)连结,
所述撑杆式悬架(53L、53R)的所述上端及所述下端都配置在比所述前轮(12L、12R)的旋转中心(94)靠车辆前方的位置,
驾驶员能够放置脚部的脚部空间(93)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与所述前轮(12L、12R)重叠,
使所述前轮(12L、12R)转向的转向装置包括齿条齿轮机构(55),该齿条齿轮机构(55)在车辆侧视观察下配置在比所述撑杆式悬架(53L、53R)靠车辆前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车辆(10)是所述后轮(13L、13R)由电动马达(38L、38R)驱动的电动车辆,
所述制动装置(70)中包括:产生负压的气泵(63);对产生的负压进行蓄积的稳压箱(71);以及通过所述负压产生助力的助力机构(72),
所述气泵(63)、所述稳压箱(71)及所述助力机构(72)在车辆侧视观察下配置在比所述撑杆式悬架(53L、53R)的前表面靠后方且比所述脚部空间(93)靠前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装置在转向轴(56)与所述齿条齿轮机构(55)的连接部(57)具备动力辅助机构(60),该动力辅助机构(60)包括:对施加给所述转向轴(56)的转向力进行检测的传感器(61);以及基于该传感器(61)来产生辅助转向力并向转向系统施加的电动致动器(62),
所述动力辅助机构(60)在车辆侧视观察下,配置在比所述撑杆式悬架(53L、53R)的前表面靠后方且比所述脚部空间(93)靠前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11)包括: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下边梁(23L、23R);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且在所述左右的下边梁(23L、23R)的前部架设的横向框架(24);从该横向框架(24)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前下框架(25);从所述左右的下边梁(23L、23R)的前部向上延伸,之后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前副框架(51);在该前副框架(51)的前端和所述前下框架(25)的前端架设的前框架(52),
所述撑杆式悬架(53L、53R)的上端与所述前副框架(51)连结,
在车辆侧视观察下,所述助力机构(72)配置在比所述前副框架(51)靠上方且比所述撑杆式悬架(53L、53R)靠车辆后方的位置,所述齿条齿轮机构(55)安装于所述前框架(52),在由所述前副框架(51)、所述前框架(52)、所述前下框架(25)包围的框架框内配置所述气泵(63)和所述动力辅助机构(60),
在车辆俯视观察下,所述稳压箱(71)和所述气泵(63)在左右的所述撑杆式悬架(53L、53R)之间沿着车宽方向排列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条齿轮机构(55)包括:在所述前框架(52)上安装的壳体(74);以移动自如的方式收纳于该壳体(74)且两端从所述壳体(74)突出的齿条轴(75);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收纳于所述壳体(74)且在所述齿条轴(75)上移动的齿轮(76);在所述壳体(74)外配置,且将所述齿条轴(75)的一端和另一端连结的桥构件(77);以及在该桥构件(77)的车宽方向中央设置的横拉杆连接部(78),
左右的横拉杆(92L、92R)从所述横拉杆连接部(78)延伸,所述横拉杆(92L、92R)与左右的转向节(50L、50R)连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条齿轮机构(55)在所述壳体(74)与所述桥构件(77)之间具备防旋机构(80),该防旋机构(80)防止所述桥构件(77)绕所述齿条轴(75)的轴心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桥构件(77)配置在比所述齿条轴(75)靠下方的位置,在所述桥构件(77)的下部配置所述横拉杆连接部(7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360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车辆用的动力装置
- 下一篇:记录装置及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