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办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092771.3 | 申请日: | 2013-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7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夏卫军;毕相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4 | 分类号: | A61K36/8964;A61P29/00;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小儿 发热 外用 中药 复方 制剂 及其 制备 办法 | ||
1.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薄荷1~10份,柴胡1~15份,知母1~15份,黄芩1~10份,金银花1~15份,野马追1~15份,荆芥1~15份,鸭跖草1~20份,大青叶1~10份,冰片1~3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小儿发热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薄荷3~7份,柴胡5~15份,知母3~10份,黄芩3~10份,金银花2~12份,野马追2~12份,荆芥2~12份,鸭跖草2~18份,大青叶2~8份,冰片1~3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小儿发热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薄荷3份,柴胡15份,知母5份,黄芩10份,金银花10份,野马追10份,荆芥5份,鸭跖草15份,大青叶5份,冰片1份。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小儿发热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为橡皮膏、巴布膏或喷雾剂。
5.制备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小儿发热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为:
(1)将薄荷、柴胡、知母、黄芩、金银花、野马、荆芥、鸭跖草、大青叶用相当于药材总重量10~20倍的体积分数95%的酒精按渗漉法制成浸膏;
(2)将橡胶压成胶片,浸入汽油中12~24h再移入配料锅内搅拌3h后,依次加入凡士林、氧化锌、松香、步骤(1)制得的浸膏及冰片,继续搅拌,9h后,将所得膏料经80目铜筛网过滤;
(3)将步骤(2)过滤后的膏料置于涂布机中涂布,涂布后的膏料经干燥装置干燥处理,汽油经溶媒回收装置排出;
(4)将干燥处理过的膏料按规格切片,包装即制备出橡皮膏制剂。
6.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治疗小儿发热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橡胶为16~20份,氧化锌为20~25份,松香为16~20份,汽油为44~50份,凡士林为2~5份。
7.制备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小儿发热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为:
(1)巴布剂基质膏体的制备:将明胶加入水中浸润膨胀,50~70℃水浴加热溶解,搅拌均匀,记为Ⅰ液;将聚乙烯加入到水中膨胀,水浴加热溶解,记为II液;取Ⅰ液加到II液,50~70℃水浴下搅拌均匀,记为III相;将甲基纤维素钠、高岭土分散于甘油中,加入III相,于50~70℃水浴下炼合1h即可制成巴布剂基质膏体;
(2)将按重量配比好的药材混合均匀,超微粉碎至4000目的微粉;
(3)将步骤(2)的微粉加入步骤(1)的巴布剂基质膏体中,混合30min以上;
(4)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体加入巴布剂涂布机中涂布,涂布后按规格切片、包装即制备出巴布膏制剂。
8.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治疗小儿发热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明胶为4~8份,聚乙烯为5~10份,甲基纤维素钠为5~10份,高岭土为1~5份,甘油为50~8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27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有发光条的手套
- 下一篇:带有能更换时钟和拉链的手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