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水溶性纳米级硅溶胶的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2601.5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5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贤锋;阚蕾;申大伟;沈根;骆敏;申丽霞;陈玉娟;沈春花;沈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中澜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4 | 分类号: | C09J175/04;C09J123/12;C09J123/08;C09J123/28;C09J11/04;B29C47/92;B29B9/0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3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水溶性 纳米 硅溶胶 热熔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水溶性纳米级硅溶胶的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熔胶是以热塑性树脂为主要成分的不含溶剂的固体状粘合剂,由于热熔胶具有粘合速度快、无毒、粘合工艺简单又有较好的粘合强度与柔韧性等优点,它能对各种材料如木材、纸张、纤维、金属、塑料凳进行粘接,使用范围广,特别在纤维业、包装业以及装订行业更有大量使用,但是大部分热熔胶是采用聚酯、聚酰胺等热熔性树脂制备的,由于聚酯热熔胶的强度及弹性较差,不能承受太大的外力,又由于聚酰胺热熔胶的熔点与硬度较高,因此在使用方面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水溶性纳米级硅溶胶的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含有水溶性纳米级硅溶胶的热熔胶,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30-40、等规聚丙烯树脂30-35、氯化EVA 13-18、乙烯-丙烯酸乙酯树脂33-38、水溶性纳米级硅溶胶30-35、混合粉15-17、高岭土25-35、4,4- 亚甲基双(2,6- 二叔丁基苯酚) 1.5-1.7、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0.7-0.9、苯二甲酸二丁酯0.2-0.4、三乙醇胺2.5-3.0。所述的混合粉由等重量份的棉纤维粉、丙纶纤维粉、铁粉、木质纤维粉、纸浆粉混合而成。
含有水溶性纳米级硅溶胶的热熔胶,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35、等规聚丙烯树脂32、氯化EVA 15、乙烯-丙烯酸乙酯树脂35、水溶性纳米级硅溶胶32、混合粉16、高岭土30、4,4- 亚甲基双(2,6- 二叔丁基苯酚) 1.6、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0.8、苯二甲酸二丁酯0.3、三乙醇胺2.8。
含有水溶性纳米级硅溶胶的热熔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好的物料;
(2)将物料投入到同向平行组合式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设定机筒加热温度为140-155℃,口模温度为155-170℃,螺杆转速为30-35rpm,加料转速为40-45rpm,待物料从口模挤出后经水槽冷却后切料,得到热熔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配方合理,以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等规聚丙烯树脂、氯化EVA和乙烯-丙烯酸乙酯树脂并合作为主料,合并其各自的优良性能,而且在原料中添加了混合粉,使制得的热熔胶的软化点温度提高,同时添加了水溶性纳米级硅溶胶和高岭土,增加了热熔胶的粘结强度,流动性好,本发明具有环保、安全、耐候性和成本低廉的优点。本发明采用混合料,增进了热熔胶与不同类载体的粘结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含有水溶性纳米级硅溶胶的热熔胶,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kg)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35、等规聚丙烯树脂32、氯化EVA 15、乙烯-丙烯酸乙酯树脂35、水溶性纳米级硅溶胶32、混合粉16、高岭土30、4,4- 亚甲基双(2,6- 二叔丁基苯酚) 1.6、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0.8、苯二甲酸二丁酯0.3、三乙醇胺2.8。所述的混合粉由等重量份的棉纤维粉、丙纶纤维粉、铁粉、木质纤维粉、纸浆粉混合而成。
含有水溶性纳米级硅溶胶的热熔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好的物料;
(2)将物料投入到同向平行组合式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设定机筒加热温度为148℃,口模温度为165℃,螺杆转速为32rpm,加料转速为42rpm,待物料从口模挤出后经水槽冷却后切料,得到热熔胶。
通过上述实施例制得的热熔胶的性能检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中澜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中澜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26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