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凭证获取、分发方法及智能终端、广告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92166.6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6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婷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凭证 获取 分发 方法 智能 终端 广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媒体通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凭证获取方法,还涉及一种电子凭证分发方法,还涉及采用该电子凭证获取方法的智能终端,以及采用该电子凭证分发方法的广告机。
背景技术
消费者在购物或购买服务时均希望获得价格方面的折扣或减免,而销售商在提高自己产品的知名度、提高业绩等因素的驱使下,也会分发优惠券、代金券、团购资格、免费体验券、打折卡等电子凭证进入市场。
这些优惠券、团购资格的分发,目前主要依靠的方式有:(1)依靠人工的方式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进行分发;(2)依靠互联网在网络上进行分发;(3)依靠手机业务的短信或彩信形式,如Q卡。
在对已有电子凭证分发方式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依靠人工分发的方式低效、且需要增加人力成本;网络分发的方式较为便捷,但缺点是需要依赖于互联网。短信或彩信的方式则需要依赖于开通手机业务,不能实现用户的个性化选择,且易受制于手机运营商的诸多审核。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的电子凭证分发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相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凭证分发方法,其能够低成本且有针对性地、高效地分发电子凭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凭证获取方法,用于智能终端从广告机处获取电子凭证,包括步骤:
向广告机发起无线连接请求;
向所述广告机发送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身份信息;
从广告机接收待选电子凭证,用于供用户浏览及选定;
采集用户所选定电子凭证,并将采集到的所述选定电子凭证转换为文件进行保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凭证分发方法,用于广告机向智能终端分发电子凭证,包括步骤:
响应来自所述智能终端的无线连接请求;
接收来自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身份信息;
向所述智能终端传送待选电子凭证,用于供用户浏览及选定;
接收来自所述智能终端的电子凭证采集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终端,一种智能终端,用于从广告机处获取电子凭证,包括:
连接请求模块,用于向广告机发起无线连接请求;
用户身份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广告机发送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身份信息;
电子凭证接收模块,用于从广告机接收待选电子凭证,供用户浏览及选定;
采集保存模块,用于采集用户所选定电子凭证,并将采集到的选定电子凭证转换为文件进行保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广告机,用于向智能终端分发电子凭证,包括: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来自智能终端的无线连接请求;
用户身份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智能终端的用户身份信息;
电子凭证传送模块,用于向智能终端传送待选电子凭证,用于供用户浏览及选定;
电子凭证采集信息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智能终端的电子凭证采集信息。
本发明方法的有益效果是: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智能终端与广告机进行数据交互成为可能。本发明通过将广告机作为一种分发电子凭证的媒介和平台,消费者可以利用自身所拥有的智能终端从广告机上有选择的获取所需要的电子凭证。
采用基于广告机进行电子凭证分发的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1)广告机处于电梯轿厢、超市、商场、宾馆、电影院、公交站台、汽车火车的候车区或飞机的候机楼附近,必然处于一个人流量相对较大的场所,能够保证受众群体的数量;
(2)大多数乘客在等待电梯或乘坐电梯时,更容易关注于电梯广告及电子凭证的宣传信息,提高了分发效果;
(3)不需要增加人力成本,且不依赖于互联网和手机业务;如一台未连接互联网且不具有手机业务的智能终端也可通过无线数据传输获取电梯广告机的电子凭证。
(4)能够具有很强的真对性。如经销商可以仅在自身商业楼宇的电梯广告机中投放电子凭证。消费者在一台电梯广告机中能够获取到的电子凭证则可以是针对当前楼宇中的商家。此外,还可以根据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来有针对性地给消费者推送电子凭证。
(5)能够具有很强的安全性。结合二维码技术,可以在电子凭证中一并内置移动终端用户的身份信息,防止电子凭证被复制或者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婷,未经刘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21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通信装置和响应信号扩频方法
- 下一篇:一种拓扑发现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