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露监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1160.7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7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競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競逸 |
主分类号: | G01N27/04 | 分类号: | G01N2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51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测仪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结露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结露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自然现象,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物体的表面如果低于某个温度值,空气中的一部分水蒸气在温度低的物体表面凝结成水珠(露水)析出,此时物体的表面温度就称之为露点温度。
在摄像机、录像机、CD、VCD等视频电子设备上,以磁带录像机为例,磁带录像机的磁带靠主导轴开始走带,并与移动机构的导柱相接触,走带过程中,记录产生的图像信号,若机内结露,则磁带与移动机构之间的摩擦力增加,致使磁带走速不稳或停止,磁鼓和磁头也因磁带沾上磁粉而受到损坏。在汽车风档和陈列窗玻璃方面,若汽车玻璃窗结露会影响视野,埋下安全隐患。在电力开关柜及箱式变电站中,因结露会造成高压电事故。
为了监测结露问题,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结露传感器,该种结露传感器通过在氧化铝基板上制作电极,在其上覆盖一层以感湿性高分子为主体的感湿膜。所述感湿膜的材料由吸湿即产生体积变化的亲水性树脂掺入导电性微粉,利用溶液聚合方法进行聚合反应,使生成的聚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制成。在通常湿度条件下,感湿膜吸附的水分较少,分布在亲水性树脂中的导电微粉之间的距离较小,因而阻值较低。随着湿度的增加,感湿膜吸收的水分增多,导电微粉之间的距离增大,阻值相应增加。当结露时,亲水性树脂吸湿量增加,感湿膜膨胀,导电微粉的浓度下降,此时导电微粉之间的连接极弱,使阻值急骤增大。传统的结露传感器即通过上述的阻 抗变化来监测结露状态。
但是由于感湿膜的制作步骤繁琐,成本较高,感湿膜的覆盖操作相对复杂。此外,由于此种结露传感器的导电机构是电子传导,因而施加给传感器的电压必须低于水电解所需的电压,否则,一旦发生水电解,会因水电解所产生的气体缩短传感器的寿命。
有鉴于此,发明人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适用范围广泛的结露监测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露监测装置,以实现采用成本低廉、体积较小的结露监测装置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露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基板;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两个电极,所述两个电极分别连接一根引线;
处理单元,通过所述引线与所述两个电极连接,通过监测所述两电极之间的电阻值,判断所述基板上是否产生结露,在产生结露的情况下,生成告警信号,向外部电路输出所述告警信号。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结露监测装置,所述两电极在没有结露的状态下的电阻值大于在结露状态下的电阻值,在没有结露的状态下,处于断路状态。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结露监测装置,所述处理单元中保存有结露点阈值,根据所述结露点阈值确定所述基板上是否产生结露。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结露监测装置,所述基板为柔性电路板制成的基板,以使得所述基板能够粘贴在物体表面。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结露监测装置,所述两个电极为环状、梳齿状或花瓣状。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结露监测装置,所述两个电极可以采用铜、银、或镀金制成。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特征,使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结露监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板采用柔性电路板制作,成本低廉,体积小,便于粘贴在任何物体表面;
(2)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极采用环状、梳齿状、花瓣状电极,直接加工在基板上,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3)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处理单元可以根据需求设定结露点阈值,根据应用需求随意调节,便于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结露监测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结露监测装置中电极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结露监测装置中电极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结露监测装置中电极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露监测装置,由图可见,所述装置包括:
基板1,所述基板1采用柔性电路板制作,便于安装在需要安装结露监测装置的物体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競逸,未经王競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11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