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自动复位锁扣的组合式智能摄像机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0643.5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9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万国;丁宝国;陈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视威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G03B7/26;H01M10/4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瞿网兰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自动 复位 组合式 智能 摄像机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机电池,尤其是一种可同时给摄像机和配套摄影灯等附件供电的组合式大容量智能锂离子电池,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自动复位锁扣的大容量组合式智能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ZL 200610039641.3 ,发明名称为“组合式锂离子电池”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解决了携带大当量锂电池乘坐航空器具的问题。但该项专利在解决组合式电池两部分(即A、B模块)的连接时采用了定位销和定位孔的设计,虽然这种设计可以很好地固定电池,但用户在拆分和组合的时候存在一些不便。尤其是在组合的时候,需要在将电池的两部分组合好之后滑动定位销将电池锁定,如果用户忘记滑动定位销,组合电池就没有固定牢固,使用中可能滑脱造成断电。对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方法,使大容量组合式锂离子电池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大容量组合式锂离子电池在两个电池模块组合时需要人工干预锁定操作可能带来一些不便及会发生因忘记锁定造成使用中滑落的问题,设计一种无需人工干预即能实现自动复位锁扣,并带有外接电源接口能够给新闻灯等附件供电,同时采用数字化技术实现电池与设备的通信,可以方便查看电池各项指标的具有自动复位锁扣的大容量组合式智能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自动复位锁扣的组合式智能摄像机电池,它包括A、B两个模块,A模块包括上罩盖1、上电芯组4、接口线路板5和上盖板6,上罩盖1罩装在上盖板6上,电芯组4和接口线路板5安装在上罩盖1和上盖板6组成的空间中;B模块包括下盖板7、电极组块8、控制线路板9、下电芯组10、电量显示板15和下罩盖11,下盖板7插装在下罩盖11中,控制线路板9和下电芯组10安装在下盖板7和下罩盖11组成的空间中,电极组块8安装在下盖板7上,电量显示板15与控制线路板9相连,在下罩盖11上与电量显示板15相对位置处设有电量显示窗14,在上盖板6和下盖板7相对的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用于实现A、B两个模块组合成一体以便集中供电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A、B模块之间还设有自动复位锁扣,该自动复位锁扣由拨钮2、锁扣3和复位弹簧16组成、所述的锁扣3位于上罩盖1上的导向槽17中,它的一端与安装在所述导向槽17中的复位弹簧16相抵,另一带有斜面的一端伸出上罩盖1插入下盖板7上的定位槽18中从而实现A、B模块的组合定位,所述的拨钮2的操作端位于上罩盖1上的操作槽19中,拨钮2的下端穿过上罩盖1与锁扣3连接。
所述的B模块还包括灯具供电插座12,供电插座12安装在下盖板7相对于下罩盖11的一面上,在供电插座12上安装有防护橡胶塞13。
所述的用于实现A、B两个模块组合成一体以便集中供电的连接结构为燕尾配合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增加自复位结构解决了用户在组合电池时因为忘记将电池锁定而给用户带来的问题。另外还在电池上设置了能直接给灯具供电的接口,并实现了通过该接口给电池充电,给使用者带来很大便利。还增加了新的数字化技术,使得只要电池处于正常状态下,即可与摄像机等设备实现数据通信,方便使用者及时了解电池的使用时间、使用寿命等关键信息。
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均十分方便,有利于增加电池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两个电池模块待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锁扣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锁扣使用状态及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5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视威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视威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0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