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0442.5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2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军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P13/02;A61P31/04;A61K35/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300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非淋菌性尿道炎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非淋菌性尿道炎(简称NGU)是由性行为传播的由淋菌以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尿道炎的统称,非淋性尿道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及人类的健康,非淋菌性尿道炎是有尿道炎存在,但尿道分泌物查不到淋球菌的一类疾病。主要是由衣原体和支原体引起,通过性交传染,侵犯泌尿生殖道器官,目前在治疗上多采用西药抗生素治疗为主。但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病原体的耐药性不断增加和毒副作用较大,疗效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制剂。本病属中医“淋证”范畴。其病因多由房事不洁,秽浊之邪侵入膀胱,酿成湿热,发而为淋;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所致。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算盘子叶20-40份、桂叶素馨10-25份、赛金刚5-7份、井口边草3-15份、黄刺皮15-20份、广东金钱草10-20份、瞿麦5-9份、蓄7-15份、萆10-20份、延胡索6-15份、紫河车9-20份、仙茅10-15份、泽兰9-18份、甘草5-9份。
优选的,算盘子叶30份、桂叶素馨18份、赛金刚6份、井口边草9份、黄刺皮18份、广东金钱草15份、瞿麦8份、蓄12份、萆15份、延胡索11份、紫河车15份、仙茅12份、泽兰13份、甘草7份。
制备方法按传统的制备方法,水煎制成汤剂。
方中:算盘子叶、桂叶素馨、赛金刚、井口边草、黄刺皮清热解毒,消炎利尿,消肿散瘀;广东金钱草、瞿麦、蓄清热祛湿,利尿通淋,活血通经;萆利湿去浊,祛风除湿;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紫河车、仙茅温肾补精,益气养血;泽兰活血祛瘀,调经,利水消肿;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解止痛。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136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例,就诊前均有不洁性交史,有非淋菌性尿道炎临床表现,淋球菌检验阴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其中20岁以下4例,21~30岁38例,31~40岁18例,41岁以上8例;病程7天~3年,平均24.0天;经检验,单纯沙眼衣原体阳性10例,解脲支原体阳性24例,人型支原体阳性2例,沙眼衣原体合并解脲支原体阳性32例。对照组68例,其中21岁以下6例,21~30岁36例,31~40岁18例,41岁以上8例;病程8天~3.5年,平均25.0天;经检验,单纯沙眼衣原体阳性11例,解脲支原体阳性26例,人型支原体阳性3例,沙眼衣原体合并解脲支原体阳性28例。两组病例符合《现代性病学》中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诊断标准。经检验,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疗效标准参考《现代性医学》非淋菌性尿道炎治愈标准,两组病例经治疗用药1~2个疗程,停药观察1周以上,检验尿液标本2次后判断疗效;治愈:临床症状消失1周以上,尿道无分泌物,或分泌物中白细胞≤4个/100倍显微镜下;尿液澄清,沉渣镜检阴性;尿道标本衣原体、支原体检查阴性。有效:临床症状消失1周以上,尿道无分泌物,或分泌物中白细胞≤4个/100倍显微镜下;尿液澄清,沉渣镜检阴性;尿道标本衣原体、支原体检查阳性;无效:临床症状未消失,尿道有分泌物;尿液较浊,沉渣镜检阳性;尿道标本衣原体、支原体检查阳性。
3、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本发明所述中药制剂,即取算盘子叶30g、桂叶素馨18g、赛金刚6g、井口边草9g、黄刺皮18g、广东金钱草15g、瞿麦8g、蓄12g、萆15g、延胡索11g、紫河车15g、仙茅12g、泽兰13g、甘草7g,水煎成汤剂,每日一剂,每日早晚2次服用;对照组:给予口服克拉霉素250mg,bid,连服7天;两组均2周为一个疗程。
4、治疗结果治疗组68例,痊愈50例(66.7%)、有效16例(23.5%)、无效2(2.9%)例,总有效率97.1%;对照组68例,痊愈28例(37.3%)、有效25例(36.7%)、无效15例(22.0%),总有效率78.0%;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5、不良反应对照组用药第1天发热2例,尿道口疼痛加重4例,恶心3例,头晕1例,腹泻2例,均在服药第2天自然消失;而治疗组无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军,未经秦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04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