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传动式切根施肥补播复式作业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090311.7 | 申请日: | 2013-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5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成;梁方;尤泳;王光辉;余永;袁洪方;付作立;梁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A01C19/00;A01C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传动 式切根 施肥 复式 作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改良羊草草地,集切根施肥补播于一体的复式作业机械。该机械在拖拉机将动力传递给切根部件过程中,以便捷可靠的主动传动方式,将动力传递给排种部件与排肥部件。这种主动传动,强力驱动排种排肥的方式,有效消除了传统的地轮传动的方式中由于羊草草地凸凹不平与生物质秸秆残渣较多造成的滑移所导致的排种排肥排量的不均匀性与不一致性;紧凑的机架结构方式,有效降低了整机的纵向长度;高度调节装置便于方便有效的调节切根、施肥、补播的深度;充分利用切根产生的沟缝来布置开沟器的位置的方式,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开沟对土壤亚表层的破坏,有效保护了草场的生态环境。
背景技术
羊草草地的切根改良技术(CN200910137581.2,CN200720149419.9)以其显著的增产增收的功效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增产增收的效果并提高切根改良的使用范围,在切根改良后,增加施肥补播的农艺的复式机械(201210581050.4)已经研制成功。目前已经研制成功的切根施肥补播复式作业虽然采用多个地轮串联主动的方式有效降低了由于羊草草地凸凹不平与生物质秸秆残渣较多造成的地轮滑移所导致的排种排肥排量的不均匀性与不一致性的问题,但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影响。已经研制成功的切根施肥补播复式作业机械的开沟器位置布置方式,还没有最大限度的达到使土壤的破坏率最小,开沟功耗最小的目的。因此提高切根施肥补播复式作业机械排种排肥的均匀性与一致性,降低开沟过程中对土壤的扰动与开沟功耗具有广阔的空间与显著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发明一种以主动方式驱动排种排肥来提高施肥补播的均匀性与一致性,并进一步降低开沟过程中对土壤的扰动与破坏以及开沟功耗的草地改良复式作业机械。
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主动传动式切根施肥补播复式作业机包括:切根部件(01)、机架(02)、开沟器(03)、高度调节装置(04)、种肥箱(05)、排种器(06)、排肥器(07)、传动系统(08)、镇压部件(09)。
所述的机架(02)包括:机架(02)采用三点悬挂式的结构,前梁(2)、后梁(7)、支撑梁(8)通过左侧板(1)与右侧板(9)固接形成一体,固定在前座(3)上的两支撑杆(4)与固定在后座(5)上的两拉杆(6)组成三点形成悬挂位置,右支撑架(10)与左支撑架(14)焊接于支撑梁(8)上,三组高度调节装置(04)对称的焊接于右支撑架(10)与左支撑架(14)上,种梁(11)、肥梁(12)、镇压轮梁(13)通过高度调节装置(04)固定于右支撑架(10)与左支撑架(14)之间,高度调节装置(04)通过螺旋提升方式改变种梁(11)、肥梁(12)、镇压轮梁(13)的高度。
所述的开沟器(03)分别固接于种梁(11)与肥梁(12)上;镇压部件(09)固接于镇压轮梁(13)上。
所述的传动系统(08):拖拉机的动力通过后输出轴传递到变速箱(21)的输入轴,固接在变速箱(21)输出轴上的变速箱肥轴输出链轮(19)通过链传动将一部分动力传递至固定在肥轴调速箱(18)输入轴上的肥轴调速箱输入链轮(20),固结于肥轴调速箱(18)的输出轴上的肥轴调速箱输出链轮(16)通过链传动将动力传递至固结于肥轴(15)上的肥轴链轮(17),从而驱动肥轴(15)并带动其上的排肥器(07)动作;固接于变速箱(21)输出轴上的变速箱种轴输出链轮(22)通过链传动将另一部分动力传递至固定在种轴调速箱(24)输入轴上的种轴调速箱输入链轮(23),固结于轴调速箱(24)的输出轴上的种轴调速箱输出链轮(25)通过链传动将动力传递至固结于种轴(27)上的种轴链轮(26),从而驱动种轴(27) 并带动其上的排种器(06)动作;变速箱(21)还将一部分动力通过锥齿轮传动传递给切根部件(01),驱动切根部件(01)动作;肥轴调速箱(18)与种轴调速箱(24)的档位调节功能是相互独立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03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插座折叠式弹性夹紧固定机构
- 下一篇:弹簧加垫液压调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