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余热回收利用和槽液集中加热自动温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0074.4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2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军;俞斌;华灵标;郑宋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大田线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13 | 分类号: | G05D23/13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321015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回收 利用 集中 加热 自动 温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量回收利用的装置,尤其是一种余热回收利用和槽液集中加热自动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烟气是一般耗能设备浪费能源的主要途径,比如锅炉排烟耗能大约在15%,而其他设备比如印染行业的定型机、烘干机以及窑炉等主要耗能都是通过烟气排放;在当今社会里,节能已成为继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之后的第五能源,而锅炉等设备所产生的烟气都排放到了大气中既造成了热量的浪费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现有工厂的电镀生产设备中槽液加热全部采用钛电热管直接加热,存在以下几个缺点:电能源消耗很高;加热管和槽液直接接触,会造成局部槽液温度过高,化学物质产生分解造成不稳定。故市场上急需开发一种余热回收利用和槽液集中加热自动温控装置,以达到对烟气余热再利用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镀生产设备中槽液加热方式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采用水作为传导介质,利用不大于60度的温差对槽液进行加热且不会造成槽液局部温度过高的余热回收利用和槽液集中加热自动温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和槽液集中加热自动温控装置,包括余热采集装置以及与之连接的自动温控装置,作为本发明的改进:
所述的余热采集装置包括热风通道以及缠绕在该热风通道周面上的弹簧盘管;
所述的自动温控装置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热交换水箱和镀槽,镀槽通过槽液进管和槽液出管与所述热交换水箱循环连接;
所述热交换水箱内设有多个相互连通的热交换盘管,该热交换盘管与所述余热采集装置的弹簧盘管相连通。
上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和槽液集中加热自动温控装置,所述热风通道的外部套设有隔热护套,在该隔热护套的内圆周面上设有隔热石棉。
上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和槽液集中加热自动温控装置,所述热风通道上设有过压保护装置;所述弹簧盘管上设有水量控制调节电磁阀。
上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和槽液集中加热自动温控装置,所述热交换盘管与所述弹簧盘管的连接处设有低温保护储水箱。
上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和槽液集中加热自动温控装置,所述槽液进管和槽液出管与所述热交换水箱的连接处设有槽液输送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装置回收其他设备排放的烟气所产生的余热(不回收利用的则通过烟道向外排放),起到环保节能的作用;采用水作为传导介质,利用不大于60度的温差进行对槽液的加热,不会造成槽液局部温度过高而产生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余热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自动温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和槽液集中加热自动温控装置,包括余热采集装置以及与之连接的自动温控装置,作为本发明的改进:
如图1所示,余热采集装置包括热风通道1以及缠绕在该热风通道1周面上的弹簧盘管2,在弹簧盘管2内充有自来水;
如图2所示,自动温控装置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热交换水箱3和镀槽4,镀槽4通过槽液进管5和槽液出管6与热交换水箱3循环连接;
热交换水箱3内设有多个相互连通的热交换盘管7,该热交换盘管7与余热采集装置的弹簧盘管2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热风通道1的外部套设有隔热护套8,在该隔热护套8的内圆周面上设有隔热石棉9,以达到对热风通道1的隔热效果,减少热量的流失。
热风通道1上还设有过压保护装置10,以控制热风通道1内烟气的压强;弹簧盘管2上还设有水量控制调节电磁阀11,来控制弹簧盘管2内水的流量。
热交换盘管7与弹簧盘管2的连接处设有低温保护储水箱12。
在槽液进管5和槽液出管6与热交换水箱3的连接处设有槽液输送泵13,以促进热交换水箱3和镀槽4内槽液的循环。
本发明的工作流程这样来实现:首先,向弹簧盘管2内注入自来水,由于弹簧盘管2盘绕在热风通道1的外表面,弹簧盘管2内的自来水温度逐渐上升,加热后的自来水随着弹簧盘管2流入到热交换水箱3内的热交换盘管7中,而各个热交换水箱3内的热交换盘管7通过互通管道相互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大田线材有限公司,未经金华市大田线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00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