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麦虫的人工化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9544.5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9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司徒春南;王健;付甫永;路纪芳;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刘学诗 |
地址: | 563002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麦 人工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的化蛹方法,尤其涉及人工繁育天敌昆虫替代寄主大麦虫的化蛹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大麦虫幼虫化蛹需要安静的环境,大麦虫的幼虫通常是群居饲养,成熟的大麦虫幼虫在群居饲养的情况下,互相干扰,互相残杀,化蛹率低。因此在化蛹时需要把成熟的幼虫挑选出来放在单独的容器内,提高出蛹率。常规的化蛹方法是在木质或塑料箱子内摆放一层塑料杯,然后把挑选的成熟大麦虫幼虫放在塑料杯内,这种方法占地面积大,不便于操作和观察,费时费力,成本较高。针对常规方法存在的缺陷,特设计本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繁育天敌昆虫替代寄主大麦虫的化蛹生产方法,该方法是使用透明塑料容器作为大麦虫的化蛹室,塑料容器的高度为5-7cm,距离容器底部1.2cm处有一收缩台阶,从而保证两个容器重叠时有1.2cm的间距。每个塑料容器只装一头成熟且健康的大麦虫幼虫(体长4-5cm)。把装有幼虫的塑料容器重叠20-30个为一摞,摆放在室内养虫架上,在常规温湿度条件化蛹。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节约空间,便于观察和操作,节省劳动力,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原有平面设置方式,
图2本发明的人工化蛹设置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人工繁育天敌昆虫替代寄主大麦虫的化蛹生产方法,具体实施方式用一实例加以说明:选用透明塑料杯,杯高7cm,上径5.5cm,下径4.4cm,距离杯口1.2cm处有一收缩缢口塑料杯作为大麦虫的化蛹室,两个杯子重叠时有1.2cm的间距。操作时,先将成熟健康的大麦虫幼虫挑选在一个容器内,左手分捡成熟幼虫在塑料杯中,右手重叠塑料杯,重叠到20-30个时为一摞,每摞间竖立摆放在室内养虫架上,然后进行下一个分检和重叠。这样可以快速地完成幼虫分捡装杯操作。在常规温湿度条件化蛹。在观察化蛹情况时,将每叠塑料杯对着光源可清楚快捷地观察到每个塑料杯的化蛹情况。发现有蛹时,可直接打开杯子将蛹倒出使用,然后将塑料杯重新重叠放回架内,待下次观察,直至所有塑料杯中的大麦虫幼虫化蛹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未经遵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95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