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鞍乘型车辆用前照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9332.7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8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田口清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J6/02 | 分类号: | B62J6/02;F21V3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鞍乘型 车辆 用前照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鞍乘型车辆用前照灯,特别是涉及在覆盖灯泡后部的帽设置有通气管的鞍乘型车辆用前照灯。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利用橡胶帽覆盖在反射器安装的前照灯灯泡的后部的自动两轮车的前照灯结构。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前照灯中公开了一种灯光装置,其中,在覆盖前照灯灯泡的后方的橡胶帽设置有用于在前照灯内外进行通气的通气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4682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对自动两轮车等鞍乘型车辆进行高压洗车时,有时水通过设置于橡胶帽的通气管而浸入到橡胶帽内。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现有技术中,橡胶帽形状为有底圆筒形状,通气管相对于橡胶帽设置在车宽方向中央部即大致圆弧状壁的最低部。在行驶时,由于车体大致直立,因此浸入到橡胶帽内的水容易通过最低部的通气管而被排出,但在立起侧支架而使车体以倾斜姿态停放的情况下,存在这样的课题:由于通气管不再位于最低部,因此积存在橡胶帽中的水不易从通气管被排出。特别是,在还能够越野行驶的交叉型的摩托车的情况下,由于与通常的摩托车相比前照灯的位置安装在更高的位置,因此在使用侧支架时前照灯倾斜的量变大。若按行驶时用和停车时用而分别设置通气管,则能够解决该课题,但是会产生形状复杂化及随之而引起的成本增大这样的另外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并提供一种特别地适合于交叉型的摩托车的鞍乘型车辆用前照灯,其在覆盖前照灯灯泡的后部的盖部件设置有通气管,并具有在车辆行驶时和停车时中的任意时候均能够排出积存在盖部件内的水、并且不易导致成本增大的结构。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为一种鞍乘型车辆用前照灯,其具有:前照灯灯泡(40);反射器(38),所述前照灯灯泡(40)安装于该反射器(38);透镜(39),其设置在所述前照灯灯泡(40)和所述反射器(38)的前方;帽(42),其向后方贯通所述反射器(38)的中心部并覆盖所述前照灯灯泡(40)的后部;以及通气管(44),其与设置在所述帽(42)的底面的连通孔(21a)连结,用于进行被所述反射器(38)和所述透镜(39)覆盖的空间与外部之间的通气,所述鞍乘型车辆用前照灯的第一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44)在安装于车辆(1)的状态下偏向车宽方向的任一方地配置在所述帽(42)的下部,所述帽(42)具有倾斜部(425),所述倾斜部(425)在车宽方向朝向设置有所述通气管(44)的位置向下倾斜。
此外,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44)指向下方,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44)形成为朝向车体后方向上倾斜。
此外,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425)相对于通过所述帽(42)的车宽方向中心并沿车体直立方向延伸的直线(PL)从与配置有所述通气管(44)的位置相反的一侧延伸,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44)配置成在使用侧支架(72)而使车辆(1)自主站立的姿态下位于所述帽(42)的最低部。
发明效果
根据具有第一特征的本发明,由于通气管配置成从车宽方向中心偏向一方、并且设置有朝向通气管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部,因此浸入到帽内侧的水在车辆直立着自主站立的行驶时等顺着倾斜部而到达通气管并被排出。另一方面,在使用侧支架时等车辆处于倾斜姿态的情况下,由于通气管依然位于帽的最低部,因此浸入到帽内侧的水从通气管被排出。这样,由于在车辆行驶时和停车时的任意情况下均能够进行帽内的排水,因此能够经由一根通气管而进行通气管的排水,能够抑制成本上升。
根据具有第二特征的本发明,由于通气管指向下方,因此能够提高排水性能。根据具有第三特征的本发明,由于朝向后方向上方倾斜地配置通气管,因此在进行洗车等的情况下,能够使水不易从通气管浸入,并且即使出现水浸入的情况,也能够通过通气管的配置而高度地维持排水性能。
根据具有第四特征的本发明,在立起侧支架而停车时能够发挥良好的排水性能。根据具有第五特征的本发明,在行驶时等,在车辆未倾斜的情况下也与停车时同样地能够确保高排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照灯的自动两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前照灯的主视图。
图3是前照灯的后视图。
图4是前照灯的左侧视图。
图5是从左后方观察到的前照灯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了行驶时的通气管的具体的形状和配置的帽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了使用了侧支架的情况下的第一通气管的姿态的帽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93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