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苯墨专用酞菁蓝15:4颜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8860.0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6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毛顺明;朱建军;刘小军;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乐化工颜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02 | 分类号: | C09D11/02;C09B67/50;C09B6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缪友菊 |
地址: | 2257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苯 专用 酞菁蓝 15 颜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甲苯墨专用酞菁蓝15:4颜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球磨:将粗品铜酞菁及铜酞菁衍生物加入到球磨机中球磨,球磨时间6-20小时,球磨温度120-160℃,制得α晶型含量为30-45%的α、β混晶预活化铜酞菁;
其中,
式(I)表示粗品铜酞菁,其中:n值范围为0.5-1.6;
式(II)表示铜酞菁衍生物,其中:m值范围为0.2-1.8,n值范围为0.5-0.9;
(2)除铁:利用磁性过滤器分离球磨过程中产生的铁质后,制得酞菁蓝15:4的中间产物,所述的磁性过滤器的摆布可以沿球磨机出料系统设多点进行布置;
(3)酞菁蓝15:4的制备:将上一步骤获得的酞菁蓝15:4的中间产物与甲苯墨混合,研磨或沙磨,并伴随机械剪切作用,实现由α、β混晶转变为β型晶型,同时凝聚的粗大粒子也在溶剂及机械作用下完成解聚的过程,变成均匀、细小的粒子,制得甲苯墨专用酞菁蓝15:4颜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苯墨专用酞菁蓝15:4颜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品铜酞菁的纯度在98.5%以上、游离铜1000pp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苯墨专用酞菁蓝15:4颜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I)中n值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苯墨专用酞菁蓝15:4颜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铜酞菁衍生物添加量为粗品铜酞菁量的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苯墨专用酞菁蓝15:4颜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研磨设备为10000-15000L的卧式球磨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苯墨专用酞菁蓝15:4颜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球磨时间为12小时,球磨温度为140~1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苯墨专用酞菁蓝15:4颜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品铜酞菁的制备方法为:
将尿素、苯酐、亚铜、钼酸铵在烷基苯溶剂中于160-190℃高温缩合,然后利用蒸馏装置分离烷基苯溶剂,剩余物料经酸煮除杂、过滤、洗水、烘干粉碎获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苯墨专用酞菁蓝15:4颜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酞菁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搪瓷釜中加入氯磺酸和浓硫酸,在持续搅拌下依次加入粗品铜酞菁和聚甲醛,缓慢升温至70~120℃,保温2~8小时后降温至室温,在温度低于20℃下用水稀释,然后再在室温条件下搅拌1~5小时,将物料过滤、用水洗涤至中性,收集滤饼;
将滤饼加入水中并打浆均匀,加入异丁胺,90~150℃下搅拌2~10小时,降温,过滤物料,用水洗涤到中性,于60~110℃烘干滤饼、粉碎,得到铜酞菁衍生物。
9.根据权利要7所述的一种甲苯墨专用酞菁蓝15:4颜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磺酸、浓硫酸、粗品铜酞菁、聚甲醛和异丁胺的质量比为7:2:1:0.5: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乐化工颜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乐化工颜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88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由盾叶薯蓣-黄姜经微生物发酵生产薯蓣皂素的方法
- 下一篇:车用转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