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器装配用多极线鼻冷压端子接线柱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8312.8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8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朱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捷联电源环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1/32 | 分类号: | H01R11/32;H01G2/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玉国;陈忠辉 |
地址: | 2151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 装配 多极 线鼻冷压 端子 接线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LMD系列电容器内的一种装配用的多极线鼻冷压端子接线柱。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容装配接线柱是先准备2个冷压端子、2个锡环和一个铜质的螺栓,依次将锡环、冷压端子、锡环、冷压端子穿入螺栓,将2个冷压端子调节呈90°,将装好的螺栓组合体垂直放在电热板上加热,电热板上可一次放置16~25个(须戴手套,避免手不小心碰到加热板上而烫伤),等温度上升后锡环溶化后,轻压冷压端子使其紧密结合,填满间隙随即放入一旁的容器,在水中冷却,加工完毕形成配件:接线柱。
锡环的作用是熔化固定冷压端子,填充2个冷压端子之间的缝隙,相当于外观表面烫锡,因为氧化铜是不导电的,氧化锡却是导电的,即便是电容在使用中,接头高温液化,也能保证搭接面正常的导电性能。
目前电容接线柱的加工技术落后,工艺复杂,用加热板加热虽可以将锡环和接线端子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但加热的过程中也会导致螺栓和接线端子本身的镀层变色发黄,使得器件本身变得品相陈旧,也会使操作者误碰电热板造成烫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容器装配用多极线鼻冷压端子接线柱。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电容器装配用多极线鼻冷压端子接线柱,特点是:包括一只一次成型式冷压端子、一只锡环和一只螺栓,所述一次成型式冷压端子具有2~4个接线端子,每一端子的终端呈管状开口,所述螺栓通过锡环垂直连接于一次成型式冷压端子的孔中。
进一步地,上述的电容器装配用多极线鼻冷压端子接线柱,其中,所述一次成型式冷压端子具有2个接线端子,端子之间的角度为90°。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电容器装配用多极线鼻冷压端子接线柱,其中,端子之间的角度呈90°~270°。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电容器装配用多极线鼻冷压端子接线柱,其中,所述一次成型式冷压端子和螺栓的材质为表层镀镍的铜材,因为铜裸露在空气中日久后会氧化,氧化铜不导电。
本发明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①端子线口搭接处设计成管状开口,方便压制导线,只需将导线水平放入管状开口(压口),用气动工具对准一压,即可轻松完成连接,高效便捷的完成装配,无需使用电加热板,防止人员操作时被烫伤;降低了劳动强度和难度;使原来复杂繁琐的工序变得简洁,容易操作,优化了2个冷压端子和锡环加热组装的笨拙工艺;
②将原先2个冷压接线端子设计为一次冲压成型的多极冷压端子,其开口90°的应用,最大程度上充分利用铜板材料,使之与螺栓一同组合为电容接线柱,螺栓的材质和压线冷压端子一样,也是选用铜材,有效保证了导电性能的可靠;
③该冷压端子接线柱可用于电气柜、断路器及电容器等元器件多根导线连接的方式,用来压接电线、电缆头与电器元件的连接;多头端子终端呈开口管状,端头可以为2~4个,角度可设计为90°~270°,解决了国标GB7251.1标准规定一个端头只能压接2根接头的限制,同时减少一个搭接面,避免了连接导线压不紧、虚接而导致发热等问题,减少事故的发生,延长端子的使用寿命周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具有三个端子的一次成型式冷压端子示意图;
图3:具有四个端子的一次成型式冷压端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电容器装配用多极线鼻冷压端子接线柱,如图1所示,包括一只一次成型式冷压端子1、一只锡环2和一只螺栓3,一次成型式冷压端子1和螺栓3的材质为铜材,一次成型式冷压端子具有2~4个接线端子,即两个,或者三个端子如图2,或者四个端子如图3,端子之间的角度可以为90°~270°,每一端子的终端呈管状开口,螺栓通过锡环垂直连接于一次成型式冷压端子的孔中。理想情况是,一次成型式冷压端子具有2个端子,端子之间的角度为90°。
可以高效便捷的完成装配,无需使用电加热板,防止人员操作时被烫伤。端子之间的角度为90°,是经过测试多次后得到的最佳角度,端子的管状开口可靠有效的与熔芯连接导线连接,包边的剪板下料最少90°开口才能保证。90°的开口也保证了所有冷压端子整齐一致,美观实用,端子线口搭接处设计成管状开口,方便压制导线,现有技术中端口压线时需要细心穿线,因熔芯的连接导线分散,导致穿入后线芯多根外露,而管状开口式冷压端子只需将导线水平放入管状开口(压口),用气动工具对准一压,即可轻松完成连接,降低了劳动强度和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捷联电源环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高捷联电源环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83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