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倒淋液移动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7816.8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7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陈远征;徐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赢普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4 | 分类号: | B08B15/04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罗莹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淋液 移动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化工残液收集装置,具体说,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让化工企业的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化工企业也建立健全了各类生产安全规程与规章制度。当前化工企业在停车检修时,设备管路内残留的液体只能随意的找一个容器,排入到其中。当维修人员观察容器要注满时,就更换下一个容器。众所周知,化工设备内残留的液体都是有毒、有害的,甚至是易挥发的,所以这样收集化工设备中的残液不仅会污染环境,同时也会对操作者的健康造成巨大伤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用于化工装置管线死角、低洼处存留液体的统一、集中收集的倒淋液移动收集器。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倒淋液移动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储液室、动力室通过法兰连接,在动力室中部设有弹性膜,动力室以弹性膜为界,弹性膜上部为动力腔,弹性膜下部为吸液腔,动力真空泵Ⅰ通过管路与动力室连接,动力真空泵Ⅰ与动力室的连接管路上设有气动球阀Ⅰ,压缩空气气管与动力室的连接管路上设气控单向阀,动力室侧壁设有吸液管路,吸液管路上设有手动球阀Ⅰ及管道单向阀,储液室与动力室通过二次吸液管连通,二次吸液管上设有气动球阀Ⅲ,储液室顶部设有动力真空泵Ⅱ、真空压力表及储液室排液管路的气动球阀Ⅳ,在动力真空泵Ⅱ与储液室的连接管路上设有气动球阀Ⅱ,储液室下方侧壁设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有手动球阀Ⅲ,动力真空泵Ⅱ输出端通过连接管路与排液管连接,在连接管路上设有手动球阀Ⅱ,在动力室底部设有残液排放管,在动力室与储液室内分别安装液位计,所述气动球阀、气控单向阀开闭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气动控制阀控制。
储液室顶端设有安全卸荷管路,安全卸荷管路与活性炭空气处理器连接。
所述动力室与储液室构成的罐体放置在移动小车上。
所述的动力真空泵、气动球阀、气控单向阀、管道单向阀分别经由压缩空气气管外接气源作为动力源。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创造收集倒淋液,由于动力室与储液室为密闭的罐体,使得倒淋液收集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有毒气体、液体不与工作环境接触,避免环境污染,人员伤害,安全环保;设置安全卸荷管路,可将有毒有害的反应物导入到活性炭处理器进行无害化处理。操作员通过人工操作控制面板即可操作倒淋液收集全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便于倒淋液收集作业,将动力室与储液室构成的罐体放置在移动小车上,可以移动式作业,抽取厂房内各反应罐内的倒淋液。所有动力真空泵、气动球阀、气控单向阀分别经由压缩空气气管外接气源作为动力源,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倒淋液移动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A切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倒淋液移动收集器,储液室1、动力室4通过法兰11连接,在动力室4中部设有弹性膜17,动力室4以弹性膜17为界,弹性膜17上部为动力腔41,弹性膜17下部为吸液腔42,动力真空泵Ⅰ18通过管路与动力室4连接,动力真空泵Ⅰ18与动力室4的连接管路上设有气动球阀Ⅰ19,压缩空气气管28与动力室4的连接管路上设气控单向阀20,动力室4侧壁设有吸液管路8,吸液管路8上设有手动球阀Ⅰ21及管道单向阀22,储液室1与动力室4通过二次吸液管5连通,二次吸液管5上设有气动球阀Ⅲ16,储液室1顶部设有动力真空泵Ⅱ23、真空压力表24及储液室排液管路的气动球阀Ⅳ12,在动力真空泵Ⅱ23与储液室1的连接管路上设有气动球阀Ⅱ27,储液室1下方侧壁设有排液管9,排液管9上设有手动球阀Ⅲ15,动力真空泵Ⅱ23输出端通过连接管路25与排液管9连接,在连接管路25上设有手动球阀Ⅱ14,在动力室4底部设有残液排放管6,在动力室4与储液室1内分别安装液位计3、2,上述各气动球阀及气控单向阀开闭通过位于收集器侧面控制面板13上的气动控制阀控制。为了便于倒淋液收集作业,将动力室4与储液室1构成的罐体放置在移动小车26上,可以移动式作业,抽取厂房内各反应罐内的倒淋液。
本发明创造的工作原理:本发明创造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分两种工作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赢普节能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辽宁赢普节能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78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