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低分区保健睡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087604.X | 申请日: | 2013-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5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 发明(设计)人: | 唐运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运泉 |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吴运林 |
| 地址: | 435002 湖北省黄石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低 分区 保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居家生活用品保健睡枕的改进,是一种高低分区保健睡枕。
背景技术
保健睡枕是现代家庭时尚居家生活用品,保健睡枕是在人们睡眠时通过调整颈部睡眠姿式、改善颈椎部位的血液循环达到提高睡眠质量的居家生活保健用品;人体睡眠姿式或是仰卧或是侧卧,人体仰卧睡眠时要求睡枕的枕颈区及枕头区呈高低错落构造,人体侧卧睡眠时要求睡枕的侧枕区垫高,使睡枕的枕面区贴近人体最佳睡眠舒适度的要求;现有技术保健睡枕是由枕套及保健填充料构成,睡枕的枕面区一般为平面构造;现有技术保健睡枕存在的问题是:睡枕平面枕面区无法满足人体睡眠舒适度的要求,对现有的保健睡枕的改进提出了新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的保健睡枕枕面区所存在的无法满足人体睡眠舒适度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高低分区保健睡枕。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是:一种高低分区保健睡枕,它具有枕套,枕套内填装有填充颗粒;其特征是:枕套的中部设有一段横向布置的分区缝纫线,分区缝纫线将枕套分隔成枕头区、枕颈区及左右两个侧枕区,并且在枕头区的外侧设有一段枕头区构造缝纫线,在枕颈区的外侧设有一段枕颈区构造缝纫线,在两个侧枕区内均设有侧枕区构造缝纫线,所述的枕头区构造缝纫线及枕颈区构造缝纫线是分别与枕套的上下边缘相距有一段距离。
本发明所述的分区缝纫线是布置在枕套中部的偏上方,枕头区构造缝纫线是布置在分区缝纫线的上方,枕颈区构造缝纫线是布置在分区缝纫线的下方。
本发明所述的侧枕区构造缝纫线距枕套上边缘的间距B1与枕套宽度B之比为:B1:B=1/3。
本发明所述的分区缝纫线的线长L=180--250毫米。
本发明所述的枕头区构造缝纫线的线长L1≥分区缝纫线的线长L,枕颈区构造缝纫线的线长L2=80—150毫米,侧枕区构造缝纫线的线长L3≥100毫米。
本发明所述的枕颈区与枕头区的宽度比为:B2:B3=3:2。
本发明所述的侧枕区的高度H、枕颈区的高度H1及枕头区的高度H2之间的相互关系为:H>H1>H2。
本发明所述的分区缝纫线的线长L、枕头区构造缝纫线的线长L1、枕颈区构造缝纫线的线长L2、侧枕区构造缝纫线的线长L3、以及枕颈区与枕头区的宽度比还可随人体不同体型的差异作适当的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述的填充颗粒是由乔麸皮、野菊花及蚕砂组成。
本发明与现有的保健睡枕相比较,本发明是采用分区缝纫线将保健睡枕的枕面区分隔成枕颈区、枕头区及左右两个侧枕区,并且在枕颈区、枕头区及两个侧枕区分别设有枕颈区构造缝纫线、枕头区构造缝纫线及侧枕区构造缝纫线,使枕颈区、枕头区及两个侧枕区形成错落有致的高度差,高度差的枕面区更贴近人体睡眠时最佳的舒适度要求;本发明结构简单、效果显著、造价低廉及睡眠舒适度高;本发明较好的解决了现有的保健睡枕枕面区所存在的无法满足人体睡眠舒适度要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A--A视图;
图3是本发明D--D视图;
其中:1—枕套,2—分区缝纫线,3—枕头区,4—枕头区构造缝纫线,5--侧枕区构造缝纫线,6—侧枕区,7—枕颈区构造缝纫线,8—枕颈区,9—填充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高低分区保健睡枕,它具有枕套1,枕套1内填装有填充颗粒9(详见图2、图3);特别是:枕套1的中部设有一段横向布置的分区缝纫线2,分区缝纫线2将枕套1分隔成枕头区3、枕颈区8及左右两个侧枕区6,并且在枕头区3的外侧设有一段枕头区构造缝纫线4,在枕颈区8的外侧设有一段枕颈区构造缝纫线7,在两个侧枕区6内均设有侧枕区构造缝纫线5,所述的枕头区构造缝纫线4及枕颈区构造缝纫线7是分别与枕套1的上下边缘相距有一段距离。
本实施例所述的分区缝纫线2是布置在枕套1中部的偏上方,枕头区构造缝纫线4是布置在分区缝纫线2的上方,枕颈区构造缝纫线7是布置在分区缝纫线2的下方(详见图1)。
本实施例所述的侧枕区构造缝纫线5距枕套1上边缘的间距B1与枕套1宽度B之比为:B1:B=1/3(详见图1)。
本实施例所述的分区缝纫线2的线长L=180--250毫米(详见图1)。
本实施例所述的枕头区构造缝纫线4的线长L1≥分区缝纫线2的线长L,枕颈区构造缝纫线7的线长L2=80—150毫米,侧枕区构造缝纫线5的线长L3≥100毫米(详见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运泉,未经唐运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76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