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簧锁紧装置及包含此装置的人舱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7536.7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5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香;程永亮;郑大桥;唐崇茂;梁兴生;杨运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C19/06 | 分类号: | E05C19/06;E06B3/70;E06B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吴婷 |
地址: | 410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簧锁 装置 包含 舱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簧锁紧装置以及此弹簧锁紧装置在人舱门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人舱(也叫人闸或气压过渡舱)是盾构机重要的安全设备,它主要用于在盾构掘进途中工作人员带压进舱的需要。作为载人压力容器,舱室的气密性要求较高,如果舱室在进气加压或空气保压期间出现泄漏将危及舱内人员的安全,在带压进舱期间出现大量泄漏还可能引起掌子面压力平衡破坏从而导致塌方、透水等严重事故,不仅危及进舱人员生命安全,严重时还会引起地面沉降甚至坍塌。而舱门密封是气压过渡舱密封面积最大的结构之一,密封可靠性要求更高。另外,在地层自稳性好、地下水位较低等良好地质条件下,往往可以在常压下进舱作业,此时人舱仅仅作为常压下人员和物资的进出通道,要求人舱门开关方便并且不易因碰撞、摩擦等损坏人舱门密封。
当前常用的人舱门锁紧机构有手轮夹紧式(如图1所示)和手柄夹紧式(如图2所示)。这两种锁紧机构均能提供良好的舱门初始压紧力并实现初始密封,但是手轮夹紧式机构过于复杂且笨重,操作也很繁琐,特别是有一贯穿舱门的螺旋轴增加了一处泄漏通道和密封面积;手柄夹紧式机构较简单但也有一贯穿舱门的销轴,同样增加了一处泄漏通道和密封面积。由于人舱门上的手轮或手柄使用频繁,即使安装有轴密封依然存在因密封磨损、老化、损坏等而引起泄漏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密封性佳的弹簧锁紧装置及包含此弹簧锁紧装置的人舱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簧锁紧装置,包括上卡座、下卡座:所述上卡座固定于活动板的边缘,上卡座远离活动板的一侧设有球面凹槽;所述下卡座为无顶端的圆筒形结构,固定于固定板与上卡座相对应的位置,其内孔安装有卡紧弹簧以及与球面凹槽半径相同的卡紧球。
优选地,所述上卡座嵌入在活动板边缘的内部或者安装于活动板边缘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下卡座的内孔中远离固定板一端的内侧设有用于限制卡紧球向外凸出高度的限位凸起。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弹簧装置的人舱门,人舱门包括门板和人舱舱体,弹簧锁紧装置安装于门板边缘,门板的周边设有凸出门板外表面的密封槽,密封槽为凹形,密封槽的底部设有密封圈;人舱舱体上安装有与密封槽位置相对应的密封环。
优选地,所述密封槽的高度比密封圈未受压时高。
优选地,门板边缘成对、对称安装所述弹簧锁紧装置。
优选地,安装于门板边缘的弹簧锁紧装置数量为一个以上。
优选地,所述门板的形状为圆形或长方形。
优选地,所述门板的二面都设有手柄。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弹簧锁紧装置没有使用贯通的孔-轴结构、结构简单、锁紧效果较好;(2)人舱门由于采用了弹簧锁紧装置,结构更简单、重量更轻,开、关操作更方便;(3)人舱门的门板上没有贯通的孔-轴结构,减少了泄漏通道和泄漏面积,也降低了人舱门的泄漏风险;(4)人舱门的密封圈设置在密封槽内,有效减少了日常人舱使用过程中因碰撞、刮擦造成的密封圈损坏事故,延长了密封圈使用寿命。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手轮夹紧式人舱门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手柄夹紧式人舱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弹簧锁紧装置未锁紧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弹簧锁紧装置锁紧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人舱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1、上卡座;2、下卡座;3、活动板;4、固定板;5、卡紧弹簧;6、卡紧球;7、球面凹槽;8、限位凸起;9、密封槽;10、密封圈;11、密封环;12、门板;13、人舱舱体;14、弹簧锁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75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