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铬纯化液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7133.2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5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刚;叶迪;曾惠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实硅钢浩源润滑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2/34 | 分类号: | C23C22/3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青***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纯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铬纯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耐高温黄变特性的无铬纯化液。
背景技术
采用表面镀锌的方法对基体金属进行保护,可以显著减少钢铁行业黑色金属的腐蚀,全世界所产的锌大约有一半均用于镀锌工艺,因镀锌板耐腐蚀性好、价格较便宜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建材、家电、机械等领域,它也成为近几年来我国产量增长最快的钢材品种之一。
锌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大气中容易氧化变暗,最后产生“白锈”腐蚀。镀锌后经过钝化液处理,以便在锌上覆盖一层化学转化膜,使活泼的金属处于钝态,这就叫锌层表面钝化处理——这种表面处理已成为所有镀锌板生产企业必不可少的工艺之一。铬酸盐作为过去100年间最好的钝化处理剂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表面处理行业。由于铬酸盐价格低廉,钝化效果好,目前绝大多数的镀锌钢板均采用不同含量铬酸盐溶液进行钝化处理。
但是由于铬酸盐为剧毒物质,并且有强致癌,因此它的使用和排放已受到世界各国环保法规的日益限制。早在2003年欧盟就颁布了禁止在电子电气设备中使用六价铬等有害物质的RoHS指令 (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即RoHS指令),并已于2006年7月1日开始全面强制执行;2006年,美国的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委员会(OSHA)也发布了对六价铬金属更为严格的使用规定;2007年3月1日,素有“中国RoHS”之称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也正式施行,此办法也明确要求在电子信息产品中 “限制使用铅、汞、镉、六价铬和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等六种有毒有害物质”。根据上述严格的环保法规,各相关行业(特别是家电行业)也开始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
因而,在不牺牲钝化效果的前提下,寻找传统铬酸盐钝化的替代品一直是多年来研究的热点,早期国内外的研究者已研究了多种无铬保护膜层:无机盐类的如钼酸盐、钨酸盐、硅酸盐、稀土盐等;有机化合物类如植酸、单宁酸、有机螯合物、丙烯酸树脂以及环氧树脂类等等,但均难以具有铬酸盐钝化膜的耐蚀性好、无色、钝化层可自愈等特点。
近几年来,为了取代铬酸化学转化钝化处理工艺,研究人员又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无铬处理方法。
如美国专利US patent 6,596,835 (Method of treating metals using amino silanes and multi-silyl-functional silanes in admixture)公布了一种用于冷轧钢或镀锌层表面的无铬钝化处理液,其核心为使用双-三乙氧基硅乙烷(BTSE)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配成处理液,其pH值在酸性范围内。该无铬处理液有不含铬的优点,且耐蚀性能较好,但该处理液存稳定性较差,配制工艺较复杂而且大量使用低分子醇类溶剂(含量超过90%以上),这样操作或使用时会产生有机物挥发,造成环境污染。
日本专利JP 61-253381公开了一种提高防锈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涉及通过转化涂覆使镀锌表面黑化、然后通过应用硅酸盐水溶液或胶体二氧化硅水溶液等涂覆已.转化涂覆的表面,并且能够赋予提高的防锈性能。但是,在经过用这种方法防锈处理的镀锌钢板中,在日本工业标准(JIS)规定的盐雾实验中不到48小时就会出现白锈,其防锈性能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够的。
日本专利JP 10-219138 A公开了一种使用无机填料、硅酸盐和/或胶体二氧化硅的含水粘结剂溶液的面涂层的方法,且该面涂层主要应用于镀锌或涂有富锌油漆的铁类基材的表面上。此表面处理剂可有效防止出现红锈,但往往会出现锌层被腐蚀而产生的白锈。
中国专利CN02815757.5(发明名称为“锌和锌合金的无铬钝化方法”)公开了一种不含铬的组合物,属于纯无机钝化,由钛离子、氟化物及氧化剂共同组成,可用于锌层表面钝化处理,但形成的是蓝色的无机转化膜。
中国专利CN200810047151.7(发明名称为“一种用于镀锌板的无铬钝化液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无铬钝化液,其由无机缓蚀剂、有机酸、硅丙乳液、水共同组成,其与本发明最大不同在于其使用钼盐及铈盐缓蚀剂,其耐蚀性能一般。此外,因其最终体系呈酸性,故硅丙乳液的使用会造成体系稳定性下降的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实硅钢浩源润滑油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实硅钢浩源润滑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71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