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挖泥船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87090.8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8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费龙;丁勇;纪凯;陈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E02F5/28;E02F3/8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挖泥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制造领域,涉及一种挖泥船,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挖泥船。
背景技术
目前,绞吸挖泥船是疏浚工程主要的施工船舶。具有用途广泛,施工效率高的特点,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各类疏浚工程中的主力船型。
近年来,各沿海城市高度重视沿海岸线综治工作,并将大量海岸带的整治作为未来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海上吹填造地、海岸带浅水疏浚等将是海岸带整理的主要工程内容。其中浅水滩涂海域环境综合整治,清淤疏浚土处理方式主要以绞吸挖泥船吹填为主。此类工程要求船舶具有大挖宽,浅吃水,具备中远距离输送能力,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同时要求船体便于拆装及陆地运输。
传统的小型绞吸船虽然具有吃水浅,主尺度小,拆装后可以满足陆地运输等优点,但是生产能力较弱,挖宽很小,排距较短。不能满足现代工程的需要。若要增大生产能力,加大挖宽,势必增加船体主尺度,又不能满足采用浅吃水或拆装运输要求。另外船上使用的大多设备采用液压驱动,效率低下。液压油泄漏又会造成环境污染,无法满足环保要求。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在船体拼接运输、疏浚性能和驱动型式均具有突出优势的组合式挖泥船。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可拆连接的船体,改善了传统小型绞吸船的不足之处,使海岸带及内河浅水滩涂疏浚更为安全、节能、环保、经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组合式挖泥船,包括相互连接的艏部和艉部,所述艏部和艉部之间可拆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组合式中部,所述艏部、组合式中部和艉部依次可拆连接,所述组合式中部包括至少一个组件,所述组合式中部由若干所述组件依次可拆连接而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组件为桁架或箱体。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组件上还设有浮体。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合式中部由若干所述组件依次铰接而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艏部和/或艉部由若干箱形船体通过螺栓拼接而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艏部还设有舱内泵、甲板室、操纵室、居住舱室和铰刀架。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艉部还设有甲板泵、电机舱和双台车定位装置,所述甲板泵与所述艏部的舱内泵串联。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挖泥船还包括泥泵系统、绞刀系统、横移系统、移锚系统、绞刀架起升系统,所述泥泵系统、绞刀系统、横移系统、移锚系统、绞刀架起升系统采用电力驱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挖泥船为绞吸挖泥船或斗轮挖泥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可拆连接的船体及电力驱动,改善了传统小型绞吸船的不足之处,既能保证船体浅吃水,又能保证船体的总强度,使得最大挖宽大大增加,从而保证海岸带及内河浅水滩涂疏浚更为高效、节能、环保、经济。
附图说明
图1是组合式中部组件为桁架的组合式挖泥船侧视图;
图2是组合式中部组件为箱体的组合式挖泥船侧视图;
图3是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艏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艉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具体阐释。
如图1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组合式挖泥船,包括依次铰接的艏部1、组合式中部2和艉部3。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拆连接优选为铰接,当然也可为其他方式的可拆连接,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组合式中部2包括若干组件21,组合式中部2由若干组件21依次铰接而成。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无需大挖宽的工程施工,直接组合船体的艏部和艉部,即为一条完整的挖泥船。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采用可拆连接的船体,既能保证船体浅吃水,又能保证船体的总强度,使得最大挖宽大大增加,从而保证海岸带及内河浅水滩涂疏浚更为高效、节能、环保、经济。
如图1中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于挖泥船采用岸电的,组件21为桁架。如图2中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于挖泥船采用船电的,组件21为箱体,作为电站动力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70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膨胀压缩包的救生衣
- 下一篇:潜标姿态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