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辆的车身底部防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87069.8 | 申请日: | 2013-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8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 发明(设计)人: | M·鲍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B62D2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邵静玥;杨勇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辆 车身 底部 防护 装置 | ||
1.一种可安装在机动车辆的、尤其是适合用于越野使用的机动车辆的车身底部(U)之下的车身底部防护装置(1),该车身底部防护装置用于大范围覆盖有风险的区域,如发动机和变速器单元、车轿和差速器区域、油箱和排气系统、以及车门槛,
其特征在于
该车身底部防护装置(1)配备有一个或多个凹口(2),在该一个或多个凹口中可插入多个尺寸稳定的成形零件(3),这些成形零件基本上封闭所述凹口并且是由不会阻挡无线电信号的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底部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这些成形零件(3)是设计成用玻璃纤维织物强化的塑料件的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底部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这些成形零件(3)是通过一种夹层的方式来设计的,这种夹层由一个顶板(5)和一个底板(6)构成,具有位于该顶板与该底板之间的一种蜂窝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底部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这些成形零件(3)是通过一种夹层的方式设计的,这种夹层由一个顶板(5)和一个底板(6)构成,具有位于该顶板与该底板之间的一种曲折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底部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成形零件(3)通过一种形状配合的方式是可插入该凹口(2)中的。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底部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成形零件(3)是通过一种力配合的方式可插入该凹口(2)中的。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底部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成形零件(3)是通过内部夹紧而可紧固在该凹口(2)中。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底部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成形零件(3)是通过一种螺栓固定的方式安排在该凹口(2)中的。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底部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成形零件(3)是粘合剂粘接到该凹口(2)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底部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成形零件(3)是铆接到该凹口(2)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底部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凹口(2)是在该机动车辆的轮罩区域中、通过面向一个轮胎压力控制系统的该/这些接收天线(4)的方式而安排在该车身底部防护装置(1)中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底部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该车身底部防护装置(1)是由轻质金属或轻质金属合金构成。
13.一种用于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车身底部防护装置的成形零件,
其特征在于,该玻璃纤维增强的成形零件(3)配备有至少20%至最大30%的玻璃纤维织物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未经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706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