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动压导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7004.3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1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吴远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爱维科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127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导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机械设备,特别是涉及了一种气动压导柱装置。
背景技术
散热器是一种广泛应运于电子、电器印刷线路板的散热装置。散热器与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大多是采用导柱(PIN NEEDIE)形式,而将导柱镶嵌到散热器内的传统工艺是用手工的方式一个一个的压入,这种方式效率低、精度差、劳动强度大且很难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更无法满足大批量生产要求,所以人们需要更加能满足人们要求的机械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现在市场的要求,提供了一种具有精度高、操作简单的气动压导柱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动压导柱装置,其包括第一换向阀、主气缸、辅气缸、拉杆、压紧板、第二换向阀、限位螺帽、底板、支撑板、立柱和模具装置,所述模具装置包括模座、模板、导柱孔、导柱、加压板和冲针,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和所述模座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主气缸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立柱与所述底板进行连接,所述压紧板通过拉杆与所述模座相连接,所述模板设置于所述模座上,所述模板上设有所述导柱孔,所述导柱装填于所述导柱孔中,所述限位螺帽设置于所述主气缸上,所述加压板设置于所述限位螺帽上,所述冲针设置于所述加压板上,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辅气缸相连接,所述第二换向阀与所述主气缸相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柱与所述冲针的位置相对应。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加压板通过螺纹与所述限位螺帽进行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模具装置与所述底板为可拆卸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立柱通过锁紧螺母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底板进行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柱孔的数量、所述导柱的数量和所述冲针的数量相等。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柱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气动压导柱装置,尺寸精度高,形位公差准,能满足较高的精度要求,而且质量稳定,调整、维护简单,操作轻松、方便,劳动强度低,速度快,能适应较大的批量生产,体积小,可单独工作,也可以安装在生产流水线上配套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气动压导柱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第一换向阀,2、主气缸,3、辅气缸,4、拉杆,5、压紧板,6、第二换向阀,7、限位螺帽,8、底板,9、支撑板,10、立柱,11、模座,12、模板,13、导柱孔,14、导柱,15、加压板,16、冲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气动压导柱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动压导柱装置,包括第一换向阀1、主气缸2、辅气缸3、拉杆4、压紧板5、第二换向阀6、限位螺帽7、底板8、支撑板9、立柱10和模具装置,所述模具装置包括模座11、模板12、导柱孔13、导柱14、加压板15和冲针16,所述第一换向阀1、所述第二换向阀6和所述模座11设置于所述底板8上,所述主气缸2设置于所述支撑板9上,所述支撑板9通过所述立柱10与所述底板8进行连接,所述压紧板5通过拉杆4与所述模座11相连接,所述模板12设置于所述模座11上,所述模板12上设有所述导柱孔13,所述导柱14装填于所述导柱孔13中,所述限位螺帽7设置于所述主气缸2上,所述加压板15设置于所述限位螺帽7上,所述冲针16设置于所述加压板15上,所述第一换向阀1与所述辅气缸3相连接,所述第二换向阀6与所述主气缸2相连接。
将产品散热器放入模座11中,搬动第一换向阀1的手柄,使辅气缸3伸缩,通过两根拉杆4受力于压紧板5,使产品压紧在固定的位置,在模板12的导柱孔13内填入导柱14,搬动第二换向阀6的手柄,使主气缸2申缩,通过加压板15上的冲针16,将导柱14同时压入产品散热器中,将第二换向阀6搬回,使加压板15恢复到初始位置,推动第一换向阀1,通过辅气缸3的作用力,将产品散热器从模具内推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爱维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爱维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70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自卸车悬挂缸密封机构
- 下一篇:一种防尘效果好的减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