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珩磨砂轮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6915.4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7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松尾浩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特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F19/05 | 分类号: | B23F19/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刘晓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砂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齿轮的珩磨加工的珩磨砂轮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自动变速器等的齿轮要求高的精度,因此,通过滚切、剃齿加工等形成齿形,在进行了热处理后,实施珩磨加工(精加工成形)。
珩磨加工是将工件向成形为与最终的齿形对应的形状的珩磨砂轮推压,通过使二者旋转而进行的。此时,在珩磨砂轮与工件之间的面压变动时,在齿面产生波动,因此,在珩磨加工中,抑制面压变动就很重要。
关于这一点,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根据从珩磨砂轮作用于工件的扭矩使制动力作用于工件,由此抑制面压变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284819号公报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为如下构成:检测从珩磨砂轮作用于工件的扭矩,基于该检测结果调整制动力,即,在面压变动后,以抑制该变动的方式调整制动力的构成。
因此,不能事前防止面压的变动引起的不良情况,依然存在齿面产生波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技术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珩磨砂轮的设计方法,能够抑制珩磨加工的面压变动。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珩磨砂轮的设计方法,用于通过在推压珩磨砂轮和工件的状态下使二者旋转而对所述工件进行精加工成形的珩磨加工,其中,包括如下的步骤:根据在所述珩磨砂轮和所述工件的啮合在所述工件的右侧齿面和左侧齿面在同一时刻开始的情况下成立的几何学的关系求出所述珩磨砂轮的目标轴直角啮合压力角;任意地决定所述珩磨砂轮的齿直角变位系数,将在该情况下得到的初期修整后的所述珩磨砂轮的轴直角啮合压力角作为设计轴直角啮合压力角而求出;在所述目标轴直角啮合压力角和所述设计轴直角啮合压力角的差的绝对值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决定的任意的齿直角变位系数来决定所述珩磨砂轮的初期修整前的诸元素。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珩磨砂轮的设计方法,用于通过在推压珩磨砂轮和工件的状态下使而者旋转而对所述工件进行精加工成形的珩磨加工,其中,包括如下的步骤:任意地决定所述珩磨砂轮的齿直角变位系数,根据在使初期修整后的所述珩磨砂轮与所述工件啮合的情况下成立的几何学的关系求出所述工件及所述珩磨砂轮的任一方的右侧齿面的啮合开始旋转角及左侧齿面的啮合开始旋转角;在所述右侧齿面的啮合开始旋转角和所述左侧齿面的啮合开始旋转角的差的绝对值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决定的任意的齿直角变位系数来决定所述珩磨砂轮的初期修整前的诸元素。
若对根据上述方式设计的珩磨砂轮进行初期修整,使用初期修整后的珩磨砂轮对工件进行珩磨加工,则珩磨砂轮和工件的啮合在工件的右侧齿面和左侧齿面在同一时刻开始,或者在珩磨砂轮的右侧齿面和左侧齿面在同一时刻开始。在右侧齿面和左侧齿面啮合的齿面的数量相同,因此,能够抑制面压的变动,能够抑制齿面的波动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珩磨加工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珩磨砂轮的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图3A的(i)~(iv)是用于计算工件左右齿面的啮合在同一时刻开始的轴直角啮合压力角时的图(右侧齿面);
图3B的(v)~(viii)是用于计算工件左右齿面的啮合在同一时刻开始的轴直角啮合压力角时的图(左侧齿面);
图4A是比较例的齿形误差的测定结果;
图4B是比较例的齿向误差的测定结果;
图5A是使用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设计方法设计的珩磨砂轮珩磨加工的齿轮的齿形误差的测定结果;
图5B是使用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设计方法设计的珩磨砂轮珩磨加工的齿轮的齿向误差的测定结果;
图6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珩磨砂轮的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标记说明
2:珩磨砂轮
5:修整齿轮
6: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珩磨加工装置1的概略构成图。
珩磨加工装置1具备:珩磨砂轮2、电动机3、卷绕在珩磨砂轮2与电动机3之间的带4、可安装修整齿轮5或工件6的旋转轴7、使旋转轴7相对于珩磨砂轮2位移的移动机构(未图示)。
进行珩磨加工时,首先,使珩磨砂轮2和修整齿轮5啮合,通过在推压而者的状态下使之旋转,将珩磨砂轮2成形为所希望的形状(初期修整)。
而且,使初期修整后的珩磨砂轮2和工件6啮合,通过在推压二者的状态下使之旋转,对工件6进行珩磨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特可株式会社,未经加特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6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