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场目标标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6831.0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5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宗;朱兵;李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V19/00 | 分类号: | F21V19/00;F21V7/06;F21V15/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满靖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 标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光电敏感器、光电通信系统中的合作目标标志器,尤指一种远场目标标志器。
背景技术
远场目标标志器作为一种距离范围较大的主动光学合作目标或主动光源标志,比被动光学(目标)标志器作用距离范围大、精度高。例如,专利号为200920244346.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远场目标标志器”中公开的远场目标标志器,其光源选用LEDs/IREDs,具有不需要复杂的热控设备,稳定性高、寿命长、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等优点。但是,对于远场目标标志器如何能够保障其辐射波束在有效角度范围内的能量集中度、均匀性、对称性等光电特性以及如何能够提高其抗辐照等环境适应特性,目前并没有出现相应的设计方案。例如,目前通常只是通过聚焦光学透镜来实现辐射波束能量集中度的提高,但是光学透镜在温度变化时容易产生形变,性能不稳定,同时光学透镜的传输损失也较大,并且,对多点光源的辐射波束,光学透镜的设计难度也较大。因此,在实际应用远场目标标志器时,经常出现效率较低、作用距离范围不能满足需求、功耗过大而导致体积膨胀等情况,对于远场目标标志器的推广应用十分不利,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场目标标志器,该远场目标标志器辐射光束的能量集中度、均匀性和对称性高,抗辐照性能强,作用距离范围大,且稳定性、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远场目标标志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筒体,该筒体内的下部设有呈类球冠状的发光管支撑架,该发光管支撑架上安装有一个中心发光管和多个环部发光管,该中心发光管位于该发光管支撑架的顶部且其轴线与该发光管支撑架的轴线重合,该多个环部发光管分成至少两组,每组的该环部发光管环绕该中心发光管呈圆形等间距分布且每个该环部发光管的轴线与该中心发光管的轴线之间形成一个锐角,该发光管支撑架上罩设有呈类球冠状的限位架,该限位架上对应该中心发光管和各个该环部发光管开设有相应数量的限位通孔,以使该中心发光管、各个该环部发光管分别穿过相应的该限位通孔后露出,该中心发光管和各个该环部发光管分别与位于该发光管支撑架下方的电源板连接,该电源板与外部电路控制装置连接,该筒体内的上部设有光纤面板,该筒体的上开口安装有顶盖,该筒体的下开口安装有底盖。
本发明的优点是:
与已有远场目标标志器相比,本发明远场目标标志器大大提高了辐射光束的能量集中度、均匀性和对称性等光电性能,大大增强了抗辐照性能,大大增大了作用距离范围,且稳定性、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远场目标标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限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中心发光管和环部发光管分布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中心发光管与紧邻的一组中的一个环部发光管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是中心发光管与非紧邻的一组中的一个环部发光管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是环部发光管在旋转抛物面上的反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6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