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红霉素C-14羟化酶突变体及其基因工程菌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6638.7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9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余宏;徐超波;王波;陈欢斌;张道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禾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02 | 分类号: | C12N9/02;C12N15/53;C12N1/21;C12N15/70;C12P19/56;C12R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 11389 | 代理人: | 李朝辉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霉素 14 羟化酶 突变体 及其 基因工程 生产 方法 | ||
1.一种柔红霉素C-14羟化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柔红霉素C-14羟化酶突变体的基因编码的C-14羟化酶序列中,第121位的谷氨酸突变为缬氨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红霉素C-14羟化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柔红霉素C-14羟化酶突变体的DNA序列中第361-363bp的GAG突变为GT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红霉素C-14羟化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柔红霉素C-14羟化酶突变体的重组表达质粒的基因编码的C-14羟化酶序列中,第121位的谷氨酸突变为缬氨酸。
4.一种柔红霉素C-14羟化酶突变体的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菌是由柔红霉素C-14羟化酶突变体的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入宿主细胞而获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红霉素C-14羟化酶突变体的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柔红霉素C-14羟化酶突变体的基因工程菌的宿主细胞是大肠杆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红霉素C-14羟化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柔红霉素C-14羟化酶突变体的DNA序列克隆入宿主细胞,并将该宿主细胞的发酵菌体用于阿霉素的生产。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任一所述的一种柔红霉素C-14羟化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柔红霉素C-14羟化酶突变体、其基因工程菌、其重组表达质粒及其编码基因均可以应用在阿霉素、表阿霉素生产中。
8.一种柔红霉素C-14羟化酶突变体基因工程菌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Q1:菌链霉菌C5的C-14羟化酶基因的基因克隆方法,包括以下分步骤:
Q11:PCR扩增:
Q111:设计一对引物:
5’-CTGGATCCATGGGCGGTGGGCGGTCC-3’和
5’-ATAAGCTTCACGGGGCCGGCTTCTCG-3’;
Q112:以链霉菌C5菌体为模板,设计PCR扩增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体系为:2μl PCR buffer,25mMol/L的MgCl21μl,2.5m Mol/L的dNTP1.5μl,取1μl上述Q111步骤中的两条引物,牙签挑取少量链霉菌C5菌体做为模板,2个单位的Taq酶,二甲基亚砜1μl,最后用无菌水补足至20μl;
Q113:在94℃环境中变性10min后,保持94℃环境中变性30s,然后在72℃环境中退火30s,保持72℃环境中延伸2min;
Q114:上述Q13步骤共进行30次循环,随后在72℃环境中充分延伸10min;
Q12:含doxA基因的大肠杆菌质粒构建:
Q121:,先在1%的琼脂糖凝胶中对Q1步骤PCR扩增结束后的物质进行使用电压为100伏的核苷酸电泳;
Q122:割胶后,用胶回收试剂盒回收1400bp左右的DNA片段,将所获得的DNA片段和载体pTrc99A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HindⅢ进行双酶切;
Q123:酶切产物再次进行电压为100伏的核苷酸电泳,回收相应大小分别为900bp、4100bp左右的基因片段和载体,最后将载体和片段按1:3的比例混合后,加入1个单位的T4连接酶,16℃连接10小时以上;
Q2:对doxA基因的随机突变
Q21:取引物对:
5’-AGCCTGAATCACTTCCGAATTCA-3’和
5’-TTCATTGGACCTAATACCGATCA-3’;
Q22:取易错PCR反应体系50μl,包含物质为:20ng的Q1步骤完成后的含doxA基因的大肠杆菌质粒,各30pmol的Q21步骤中的一对引物,7mMol/LMgCl2,50mMol/L KCl,10mMol/L Tris-HCl,0.2mMol/L dGTP,0.2mMol/LdATP,1mMol/L dCTP,1mMol/L dTTP,0.05mMol/L MnC12,和5个酶活力单位的Taq酶;
Q23:设置PCR反应条件为:在94℃环境下变性10min后,再保持94℃变性30s,然后于72℃环境下退火30s,保持72℃环境中进行延伸2min;
Q24:将Q23步骤重复进行30次循环,然后在72℃环境下充分延伸10min;
Q25:使用1%的琼脂糖凝胶,进行电压为100伏的核苷酸电泳,割胶后,用胶回收试剂盒回收1400bp左右的DNA目的片段;
Q26:以Q25步骤中回收纯化后的DNA片段作为引物,Q1步骤完成后的含doxA基因的大肠杆菌质粒,作为模版,进行PCR扩增,具体如下:
Q261:取反应体系物质配比为:20ng的DNA模板,此模板为Q1步骤完成后的重组大肠杆菌质粒;引物10μl,引物为Q25步骤中回收纯化后的DNA片段;2.5mM dNTP8μl,和2个酶活力单位的KOD聚合酶;
Q262:设置PCR反应条件为:在95℃环境中变性8min后,在保持95℃环境中变性45s,然后在58℃环境中退火45s,随后在68℃环境中延伸5.5min;
Q263:Q262步骤共重复进行25次循环,最后在保持68℃环境中充分延伸10min;
Q264:最终的PCR产物用DpnⅠ酶于37℃环境中,消化1小时后,经65℃环境中10min处理使DpnⅠ酶失活,即得到超过6×103个克隆的突变体库;
Q3:突变体库的筛选:
Q31:突变体转化:通过电击方法将步骤Q2完成后构建得到的突变体转化到感受态细胞E.coli DH10B中;
Q32:将完成Q31步骤转化后的感受态细胞E.coli DH10B细胞涂布于含氨苄抗生素的LB平板上,于37℃环境中进行培养;所述LB平板上另外还含有蛋白胨1%、酵母提取物0.5%、氯化钠1%、琼脂2%;
Q33:突变体筛选与鉴定:
Q331:挑取LB平板上长出的菌体转接于液体LB试管中,于37℃培养环境中,置于220转/分钟的摇床中过夜培养,第二天转接于装量50ml LB培养基的250ml摇瓶中,3小时后对菌体进行1mMIPTG诱导,继续培养18h后,4000转/分钟的速率离心15分钟后,收集菌体;
Q332:对收集的菌体进行柔红霉素的转化:2ml的0.1M磷酸缓冲液中溶解0.2g柔红霉素,加入等量的上述菌体,37℃水浴中、以200转/分钟的速率进行震荡,持续30分钟之后,测定盐酸表阿霉素的增加量;
Q34:从完成上述所有步骤的突变体基因工程菌库中,筛选获得酶活力得到提高的突变体基因工程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禾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禾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66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