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免疫激活剂核心片段葡萄三糖的简易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6609.0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9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朱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莱克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5/10 | 分类号: | C07H15/10;C07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免疫 激活剂 核心 片段 葡萄 简易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植物免疫激活剂核心片段3,6位支化葡萄三糖的合成,属于寡糖的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寡糖类植物免疫激活剂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1976年Ayers等发现细胞壁的寡糖碎片能诱导植保素的合成。1985年Peter Albersheim及其同事发现霉菌细胞壁片段β-葡聚糖能够激活植物抗性反应,首次提出了寡糖素(oligosacchrins)这个新概念,此后关于植物免疫激活剂的寡聚糖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几年,我国在这方面已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壳寡糖、脱落酸激和激活蛋白类物质。
植物免疫激活剂和蛋白质、核酸一样可作为信息分子,对植物的抗病菌侵染、生长发育、形态建成等有着重大影响。它们能在10-5mol/L浓度时起作用,使植物免疫系统启动,一方面能产生糖苷酶,如β葡萄糖苷酶、几丁质酶、半乳糖醛酸酶来分解含有激活剂的病原体,另一方面活化几个生物酶,这几个酶能合成一些简单的有机物如黄酮、菇烯、酚、多炔类等化合物,这些有机物也都能毒杀病原体。由于这些化合物产生于植物自身,因而完全能在自然界中降解,绝对不会污染生态环境,也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由于植物免疫激活剂在激活植物的自卫免疫系统及调节植物生长方面都有非常显著的作用,而且不污染环境,非常有可能成为高效的绿色农药及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将改变未来农药和农药制剂的产业结构,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对我国造成巨大损失的棉花枯萎病、稻瘟病等由真菌引发的病害,至今苦无良策。研制植物免疫激活剂类的生物农药,深入进行基础研究并认真进行应用研究,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植物免疫激活剂中核心片段3,6位支化葡萄三糖的合成方法,该合成路线简洁,操作简便,原料成本低,产品易结晶提纯,适于大量制备。
本发明采取的合成方法在于:
以D-葡萄糖为起始原料,经三步反应制得单糖供体片段1c;五步反应制单糖供体片段2c;各以1.0~1.5摩尔的1c和2c为糖基供体,以1摩尔的烯丙基-α-D-吡喃葡萄糖苷片段d为糖基受体,将糖基供体与糖基受体溶于二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乙腈、甲苯或1,2-二氯乙烷中,经路易斯酸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脂,或三氟化硼乙醚催化,-40~0℃搅拌下偶联,反应1~3小时,经乙醇结晶得三糖片段e。
所述的烯丙基-α-D-吡喃葡萄糖苷为原料,一步合成三糖。
所述的路易斯酸为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脂或三氟化硼·乙醚。
所述的一步合成三糖,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乙腈、甲苯或1,2-二氯乙烷。
所述的三糖产物片段e用乙醇重结晶。
所述得到目标产物的工艺为:在有机溶剂中,烯丙基-α-D-吡喃葡萄糖苷片段e与1c、2c以1∶1∶1~1∶1.5∶1.5的摩尔比,于-40~0℃下反应1~3小时。
附图说明
附图1.2,3,4,6-四-O-乙酰基葡萄糖三氯乙酰亚胺酯1c的制备
附图2.6-O-乙酰基-2,3,4-三-O-苯甲酰基葡萄糖三氯乙酰亚胺酯2c的制备
附图3.三糖片段e的制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1)单糖供体1c的制备
量取Ac2O(450mL,0.954mol)于1000mL三口瓶中,冰浴搅拌下滴加HClO4(4.05mL,0.05mol),反应液由无色变成黄色,称取干燥的葡萄糖(95.1g,0.528mol)分批加入反应体系中,冰浴下剧烈机械搅拌(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20℃),反应体系由黄色逐渐变成黄绿色,最后向烧瓶中倾入450mL冰水,继续搅拌0.5小时,接着向反应体系中加500mL CH2Cl2。分液,水相用CH2Cl2抽提(200mL×3),合并有机相,水洗,饱和NaHCO3溶液洗至中性,饱和NaCl溶液洗1次,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抽滤,滤液旋转蒸发浓缩得白色固体,真空干燥得化合物1a(195.8g,0.502mol),产率:9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莱克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莱克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66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件检测装置
- 下一篇:对聚糖具有高亲和力和选择性的lambody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