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外差式中波段调幅收音机调试仪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5968.4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8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赵世彧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16 | 分类号: | H04B1/16;H04B17/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戚欢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差 波段 调幅 收音机 调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工电子整机调试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适合调试超外差式中波段调幅收音机各项性能参数的调试仪。
背景技术
电工电子实训是理工科院校必设的一门电类实践课程,组装一台小型收音机是最为基本的教学内容之一。晶体管组成的超外差式中波段调幅收音机由于具有典型的电路结构、通用的组装工艺、简单的调试方法而被广泛采用。
为使所组装的超外差式中波段调幅收音机各项性能参数满足原设计的要求,并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在整机装配好之后要进行整机调整。
调试超外差式中波段调幅收音机通常需要使用可调型直流稳压电源、高频调幅信号发生器、直流毫伏或毫安表等仪器设备。
调试过程分为低频调试和通调两部分,以HX108-2型七晶体管超外差式中波段调幅收音机为例,具体如下:
1.低频调试的过程
当超外差式中波段调幅收音机低频安装完成后就要进行低频调试,以便于检查。低频调试具体通过以下几步完成。
⑴给收音机接上3V电源。
⑵把电位器音量打到最大。使用信号发生器的1KHz低频信号输出线点住电压放大器(V5)的基极,也就是把低频信号注入了电压放大级。如果收音机性能良好,则发出尖的嘟嘟声。
⑶再用信号发生器的低频输出线点住电位器的非地端(2个),如果收音机性能良好,则发出尖的嘟嘟声。
⑷把电源关好,低频调试结束。
2.统调的过程
使用仪器调整也必须在超外差式中波段调幅收音机电路正常工作情况下进行。
⑴高频信号由第一级注入(就是把高频信号发生器的高频输出线夹在天线上),打开收音机,并开到最大音量,将收音机的双联全部旋进(逆时针打到最 大)。
⑵将信号发生器调整到465KHz的位置上,先调B5,再调B4和B3,使毫伏表或毫安表指针摆到最大。
⑶将信号发生器调整到535KHz,改变磁棒上线圈的位置,并调节振荡线圈的磁帽,使毫伏表或毫安表指针摆到最大。
⑷将信号发生器调整到1605KHz(为了便于找到,可以使用1600KHz),将收音机的双联电容全部旋出(顺时针打到最大),调节双联电容的微调电容,使毫伏表或毫安表指针摆到最大。
⑸反复调节几次即可调好。
在调试过程中,经常遇到如下一些问题:
1.电源电压没有准确调整到3V左右。由于3V电源不是实验室通用电压,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需要采用可调式直流稳压电源获得。在使用直流稳压电源过程中,由于匆忙或误操作,使得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不是3V,很容易损毁超外差式中波段调幅收音机的元器件,造成严重后果。
2.低频信号输出线与高频信号输出线混淆。高频信号发生器的高频信号输出与低频信号输出采用两套输出端口,在实践过程中,因对设备的熟悉程度不同,往往会造成低频信号输出线与高频信号输出线混淆,从而在调试过程中不能使用准确的信号注入,引起调试失误。
3.频率调节的准确性差。高频信号发生器采用手动式调节输出频率,采用不同频段、不同刻度指示的粗略表示方法,在调整具体频率时常常不能准确获得所需频率——如不能准确获得1605KHz的频率,而只能使用1600KHz来代替——严重影响调试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传统组合的超外差式中波段调幅收音机调试仪器设备不仅体积大,成本高,而且调试过程需要反复调整信号频率、不易准确实现,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针对性地输出调试所需的3V电压及各频率波形信号的调试仪。
超外差式中波段调幅收音机调试仪,其特征是:包括FPGA控制系统、DAC 转换模块、集成稳压模块、供电模块、电流表,
所述的FPGA控制系统主要由主控部分、输入开关、上拉电阻、指示部件、限流电阻构成,其中输入开关与上拉电阻串联并通过导线与主控部分连接;指示部件与限流电阻串联并通过导线与主控部分连接;且FPGA控制系统产生数字化的波形数据,波形数据传递给DAC转换模块形成模拟波形信号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业大学,未经长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59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