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OC局端MAC地址限制学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5925.6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2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宴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广达电子电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H04L12/741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杨永梅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oc 局端 mac 地址 限制 学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EOC系统,即以太网信号在同轴电缆上传输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EOC局端MAC地址学习限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EOC原文是“Ethernet over Coax”,也就是以太网信号在同轴电缆上的一种传输技术。是三网融合接入层的主要技术,它由局端管理设备、终端设备、用户设备三部分组成,这三者组成一个二层网络。其中,局端设备与终端设备通过同轴电缆相连,终端设备与用户设备通过以太网线相连。一般情况下,一台局端设备下一般连接多台终端设备,如10到32台,终端设备放置在用户家里连接用户设备,每个终端设备可以连接多台用户设备。用户设备通过EOC网络接入Internet。EOC技术将以太数据信号IP DATA和有线电视信号TV RF采用频分复用技术,使这两个信号在同一根同轴电缆里共缆传输。根据我国的有线电视网络频率分割的标准,将IP DATA信号在65MHz或45MHz以下频段传输,TV RF信号在87MHz以上频带传输,可以实现两个信号的共缆传输,而互不影响。
MAC(Medium/MediaAccess Control, 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是收录在NetworkInterfaceCard里的。MAC地址,也叫硬件地址,是传输数据时真正赖以标识发出数据的电脑和接收数据的主机的地址。用户设备一般由一系列PC机或其他设备终端组成,每个终端都有自己的MAC地址,在用户访问数据网络时,EOC终端和EOC局端设备会学习从用户端发送的报文的源MAC地址。在数据网络返回报文给用户时,EOC局端设备同时也会学习报文的源MAC地址,之后EOC局端根据报文的目的MAC地址查表将报文送到对应的EOC终端,最后EOC终端再根据MAC地址送到对应的用户设备。
在网络正常的情况下采用上述方法不会出现异常问题,然而,网络环境是不确定的,比如在网络规划错误时,或者一些非常规测试报文或者攻击报文出现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错误报文,这些错误报文会严重影响网络的质量。例如:数据网络返回的报文的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相同,实际上都是用户的MAC地址,此时,EOC局端根据常规学习数据网络发出的报文的源MAC地址后,再根据报文的目的MAC地址查EOC局端的MAC地址学习表,就会判断出报文需要送回数据网络,如此,后续发送给该用户的报文都会被判断出应该送给数据网络,直到MAC地址自动老化,发送给该用户的报文用户都无法接收,从而导致严重的网络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网络异常情况下,出现发送给用户的报文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正确接收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EOC局端MAC地址限制学习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OC局端MAC地址限制学习的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EOC局端MAC地址限制学习的方法,其具体包括:在EOC局端设备收到报文后,首先判断报文的来源;如果是从EOC终端发来的报文,则直接学习报文的MAC地址,将报文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记入EOC局端的MAC地址学习表;如果是从数据网络发来的报文,则首先判断报文是否为错误报文,是则直接丢弃该报文,否则学习报文的MAC地址,将报文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记入EOC局端的MAC地址学习表;在学习报文的MAC地址后,根据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发送报文。通过将错误报文直接丢弃,避免误学习错误报文的MAC地址。
更进一步地,上述判断报文是否为错误报文的方法具体为:第一,根据报文的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是否一致进行判断,如果报文的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一致,则判断其为错误报文;第二,根据EOC局端的MAC地址学习表进行判断,如果报文的源MAC地址已为EOC局端设备的MAC地址学习表的表项,且该表项的来源为EOC终端,则判断其为错误报文;当报文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的时候,则判断其为正确报文。
更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包括在EOC局端的 MAC地址学习表中保存用户设备的MAC地址和EOC终端的对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广达电子电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广达电子电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59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捻纱用进纱装置
- 下一篇:新型机械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