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井巷道压缩空气连续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5888.9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2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寇子明;达善荣;高贵军;李永红;杨贵生;梁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7/10 | 分类号: | E21F17/10;F16K15/18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戎文华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 巷道 压缩空气 连续 输送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空气输送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煤矿井下巷道的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管路连续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巷道多含有瓦斯等易燃易爆气体,采用燃气或电作为动力源十分危险,很容易引发爆炸等重大事故。因此,现有煤矿井下巷道中一般采用高压压缩气体作为各种设备的动力源,如气动钻机、气动葫芦等,以避免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炭生产安全可靠。
现有煤矿井下巷道中,气动机械的高压气源供给多采用可移动储气罐或压缩空气设备或很长的气管,由高压管路连接气动机械,由于大多气动机械在巷道中工作的不固定性,在工作时往往行程较大,这种供气设施极为不方便;更重要的是储气罐中的压力不是恒压,不能够保证气动机械的正常工作。由此设计一种煤矿井下巷道中的气动机械供气装置,以保证其气源气压恒定并连续供给,以适应气动机械的工作需求,满足日益发展的煤矿开采的自动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源气压恒定,并连续供给的一种矿井巷道压缩空气连续输送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一种矿井巷道压缩空气连续输送装置,包括压缩空气管、T型滑轨和集气滑块;其特征在于:
在矿井巷道中连续设置有若干个相互连通的压缩空气管;
在所述压缩空气管上相向固定连接有T型滑轨;
在所述T型滑轨内开设并联通有纵向气体通道Ⅰ、横向气体通道Ⅱ和纵向气体通道Ⅲ构成压缩空气输出通道;其中,在横向管路Ⅱ的一端头与纵向气体通道Ⅰ的交汇处安设有气体密封组件,另一端头由顶针连接有密封堵头密封,其顶针的另一端与密封锥体顶接;
在所述T型滑轨上设置有相应的带有滚轮Ⅰ和滚轮Ⅱ的集气滑块与T型滑轨滚动接触,在集气滑块的一侧设置有滑块触头,上端面设置有外接气管接头和吊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附加技术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单向密封组件是由箭头型结构的密封锥体及其密封杆体上套设的弹簧,由螺钉固定于T型滑轨的一侧构成。
所述压缩空气管上的气体输出通道是每200mm设置一个。
所述滑块触头是连接在集气滑块上,并位于相应的顶针一侧,且集气滑块上的集气腔体的长度,是压缩空气管上开设的两个气体输出通道距离的2倍。
滑块触头连接在集气滑块上并位于相应的顶针一侧,且滑块触头与集气腔体的长度是两个气体通道之间距离的2倍。
所述集气滑块与T型滑轨之间设置有密封条和侧密封板,构成集气腔体。
本发明一种用于上述的矿井巷道压缩空气连续输送装置的压缩空气连续输送方法,其所述输送方法是拖动集气滑块滚动,当集气滑块上安设的滑块触头与密封堵头滑接时,将密封堵头及其顶针一并压入T型滑轨内,并顶接有密封锥体的密封头,气体密封组件处于开启状态;反之处于密封状态;当处于开启状态时,压缩空气进入集气腔体内,并通过外接气管接头进入气动装置,实现对气动装置实时供气。
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其直接带来的和必然产生的优点与积极效果在于:巷道中压缩空气连续输送管路铺设简便,不受距离及铺设路径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供气量大小,而且集气滑块在T型滑轨上来回滑动,运动方便灵活,实现了对气动装置实时、连续、恒压进行供气的目的。
本发明上述巷道压缩空气连续输送方法,气源采用井上压缩空气,不消耗煤矿井下本就稀少的有氧空气,供气方法简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使煤矿井下巷道作业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一些结构的附图,同样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的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1的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滑块触头与顶针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缩空气管;2:气体通道;3:密封锥体;4:螺钉;5:弹簧;6:密封条;7:T型滑轨;8:集气滑块;9:外接气管接头;10:吊环;11:集气腔体;12:滚轮;13:滑块触头;14:密封堵头;15:顶针;16:侧密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58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d/C催化剂的改性活性炭载体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多方位无线监控背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