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柞蚕茧的生物脱胶解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5765.5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2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屈清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中天柞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C3/02 | 分类号: | D01C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张庆敏 |
地址: | 118100 辽宁省丹***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柞蚕 生物 脱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及生物发酵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柞蚕茧的生物脱胶解舒方法。
背景技术
蚕丝作为重要的纺织材料,对其品质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脱去丝胶,以显示蚕丝特有的光泽及柔滑,且便于染色,人们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蚕茧进行脱胶处理,包括碱法脱胶、酸法脱胶、高温高压法脱胶等。然而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脱胶,特别是对强力不高的柞蚕生丝进行脱胶,效果并不理想,往往会损伤蚕丝,丝条短、断头率高,且蚕茧颜色有一定程度的变浅。因此,亟待开发一种新的蚕茧脱胶解舒工艺,针对柞蚕生丝的纤度及用途,确定最适的脱胶剂及脱胶条件,以达到优化柞蚕丝精制工艺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传统柞蚕茧脱胶解舒工艺的不足,提供一种对环境友好的柞蚕茧生物脱胶解舒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专门用于柞蚕茧生物脱胶解舒的复合菌剂,由等重量份的以下组分混合制成:EM菌冻干粉、巨大芽孢杆菌菌粉、枯草芽孢杆菌菌粉和地衣芽孢杆菌菌粉。其中,EM菌冻干粉购自江苏绿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其主要成分为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硝化类菌及放线菌、纳豆菌等,有效活菌数≥5×109CFU/g;巨大芽孢杆菌菌粉购自江苏绿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活菌含量≥10×109CFU/g;枯草芽孢杆菌菌粉和地衣芽孢杆菌菌粉购自湖北启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有效活菌数分别为30×109CFU/g。
本发明的柞蚕茧生物脱胶解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蚕茧发酵液的配制:将上述复合菌剂溶解于水中,向其中加入红糖和EM生态益生菌原液,混匀即得蚕茧发酵液。
2)柞蚕茧首次发酵:将柞蚕茧浸泡于上述蚕茧发酵液中,38℃-40℃密封发酵7-8天。
3)煮沸:首次发酵后,取出柞蚕茧脱水,于水中煮沸30-35分钟。
4)柞蚕茧再次发酵:将煮沸后的柞蚕茧再次浸泡于蚕茧发酵液中,38℃-40℃密封发酵30-35分钟。
5)水洗:再次发酵后,取出柞蚕茧脱水,用水洗净,晾干。
其中,步骤1)中所述蚕茧发酵液的配制方法为:将复合菌剂70-90g溶解于100kg水中,向其中加入红糖1-1.5kg和EM生态益生菌原液0.2-0.5kg,混匀即得。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蚕茧发酵液的配制方法为:将复合菌剂75g溶解于100kg水中,向其中加入红糖1kg和EM生态益生菌原液0.25kg,混匀即得。
其中,EM生态益生菌原液购自北京中科惠农技术服务中心,其主要成分为酿酒酵母和干酪乳杆菌,有效活菌数≥2×108CFU/g。
本发明还提供采用前述柞蚕茧生物脱胶解舒工艺制得的柞蚕丝。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所得柞蚕丝在制备织物类产品、无纺布产品及营养保健食品中的应用。例如,所得柞蚕丝可用于制作高档丝毯、丝被、床单、枕套等床上用品;还可用于制作机织、针织、高档服装面料、针织成衣及装饰品和无纺布产品,如制作可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且具有保健功能的织物类;另外,还可加工制成具有营养性能的蛋白粉、丝肽产品。
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提供的柞蚕茧生物脱胶解舒工艺,整套工艺流程对环境和终产品无污染,产品各项指均达到出口标准。尤其是本工艺解决了原工艺中存在的pH值和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
(二)与原工艺(碱法脱胶)相比,采用本工艺所得柞蚕丝的强力、伸度、抱合、柔软度等各项物理指标均有所提升,柞蚕丝的单丝强力由原工艺的3.4g/D提升至本工艺的3.55g/D。
(三)与原工艺相比,本发明柞蚕茧的生物脱胶解舒工艺节能节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柞蚕茧的生物脱胶解舒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商品。
实施例1用于柞蚕茧生物脱胶解舒的复合菌剂
复合菌剂的配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中天柞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丹东中天柞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57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银行智能监控系统
- 下一篇:误踩油门自动刹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