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育转基因杂交水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5201.1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0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静;王志兴;贾士荣;靳茜;唐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62 | 分类号: | C12N15/62;C12N15/82;A01H5/00;A01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育 转基因 杂交 水稻 方法 | ||
1.一种培育转基因杂交水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目的基因分成5’端序列和3’端序列两部分;在所述目的基因的5’端序列的3’末端直接连接内含肽的N端剪接区的核苷酸序列,形成融合基因片段A;在所述目的基因的3’端序列的5’末端直接连接内含肽的C端剪接区的核苷酸序列,形成融合基因片段B;
(2)为如下I)或II):
I)为如下a1)-a5):
a1)将所述融合基因片段A和所述融合基因片段B,两者中的一个导入水稻三系杂交体系中的恢复系,得到转基因水稻恢复系;另一个导入所述水稻三系杂交体系中的保持系,得到转基因水稻保持系;
a2)通过确定所述融合基因片段A和所述融合基因片段B,两者在所述转基因水稻恢复系或所述转基因水稻保持系基因组中的拷贝数及在染色体上的插入位点,得到满足如下条件的所述转基因水稻恢复系和所述转基因水稻保持系,分别记作转基因水稻恢复系-1和转基因水稻保持系-1:
所述融合基因片段A和所述融合基因片段B,两者在所述转基因水稻恢复系或所述转基因水稻保持系基因组中均以单拷贝的形式插入,并且所述融合基因片段A和所述融合基因片段B,两者在所述转基因水稻恢复系或所述转基因水稻保持系基因组中所位于的染色体编号相同;
a3)筛选获得转基因水稻恢复系-1纯合系和转基因水稻保持系-1纯合系;
a4)将步骤a3)所得的转基因水稻保持系-1纯合系与所述水稻三系杂交体系中的不育系杂交,获得含有所述融合基因片段A或所述融合基因片段B的转基因水稻不育系;
a5)将步骤a3)所得的转基因水稻恢复系-1纯合系与步骤a4)所得的转基因水稻不育系杂交,获得同时含有所述融合基因片段A和所述融合基因片段B的转基因杂交水稻;
II)为如下b1)-b4):
b1)将所述融合基因片段A和所述融合基因片段B,两者中的一个导入水稻两系杂交体系中的恢复系,得到转基因水稻恢复系;另一个导入所述水稻两系杂交体系中的不育系,得到转基因水稻不育系;
b2)通过确定所述融合基因片段A和所述融合基因片段B,两者在所述转基因水稻恢复系或所述转基因水稻不育系基因组中的拷贝数及在染色体上的插入位点,得到满足如下条件的所述转基因水稻恢复系和所述转基因水稻不育系,分别记作转基因水稻恢复系-1和转基因水稻不育系-1:
所述融合基因片段A和所述融合基因片段B,两者在所述转基因水稻恢复系或所述转基因水稻不育系基因组中均以单拷贝的形式插入,并且所述融合基因片段A和所述融合基因片段B,两者在所述转基因水稻恢复系或所述转基因水稻不育系基因组中所位于的染色体编号相同;
b3)筛选获得转基因水稻恢复系-1纯合系和转基因水稻不育系-1纯合系;
b4)将步骤a3)所得的转基因水稻恢复系-1纯合系与转基因水稻不育系-1纯合系杂交,获得同时含有所述融合基因片段A和所述融合基因片段B的转基因杂交水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含肽为来自于集胞藻6803的DnaE内含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naE内含肽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naE内含肽的所述N端剪接区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1;所述DnaE内含肽的所述C端剪接区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naE内含肽的所述N端剪接区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3;所述DnaE内含肽的所述C端剪接区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4。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基因为具有草甘膦抗性的G2-aroA基因;所述G2-aro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5所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2-aroA基因的所述5’端序列为序列5的第1-885位;所述G2-aroA基因的所述3’端序列为序列5的第886-1335位。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三系杂交体系中的恢复系为水稻品种中恢8006;所述水稻三系杂交体系中的保持系为水稻品种内香2B;所述水稻三系杂交体系中的不育系为水稻品种内香2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52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