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外饰件制作方法及其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84803.5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7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郭雪梅;朱明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外饰件 制作方法 及其 产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外饰件制作方法及其产品,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高强度高耐温模内装饰薄膜的塑料外饰件制作方法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3C产品(电子产品、通讯产品、消费类产品)的发展趋势是向薄型化、轻量化及强韧化方向发展。
IMD(In Mold Decoration,模内装饰)技术是目前国际风行的表面装饰技术,其表面为硬化透明薄膜,中间为印刷图案层,背面为注塑层,因为油墨在中间,可使产品防止表面被刮花和满足耐摩擦需求,并可保持颜色的鲜明且不易褪色。IMR(In Mold Roller,模内转印)是IMD中的一种技术。
目前Ultrabook(超薄本)采用的塑料外壳为高刚性材料(拉伸强度为160MPa,弯曲模量为12GPa以上)通过RHCM(高低温塑料成型技术)得到的,例如PA+50%GF。该高刚性材料外观处理方式主要为喷漆或咬花处理,但喷漆制程存在环保问题,成本高。目前市面上还并未见到高刚性材料采用IMR技术得到的产品,且高刚性材料成型温度比较高,若使用传统的IMR薄膜则无法解决高温成型时进胶位置冲IMR薄膜上的油墨问题,而且传统的IMR薄膜应用时,油墨层最终留在塑件上,但PET基材薄膜最后会去除,因此没有合理使用薄膜材料部分。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塑料外饰件制作方法,该塑料外饰件制作方法结合高刚性材料和特殊IMR薄膜,克服上述缺陷,使其得到薄型化、轻量化、强韧化及美观的外饰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外饰件制作方法,该塑料外饰件制作方法结合高刚性材料和特殊IMR薄膜,使其得到薄型化、轻量化、强韧化及美观的外饰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塑料外饰件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由高低温控制器控制的注塑模具开模并升温;
(2)由薄膜供给机供给IMR薄膜,该IMR薄膜包括耐高温薄膜层、油墨层及黏胶层;
(3)将所述IMR薄膜于注塑模具中定位;
(4)注塑模具合模升温后注塑高刚性塑料,在注塑时使IMR薄膜移印至高刚性塑料产品表面;
(5)由高低温控制器控制对注塑模具进行冷却;
(6)对注塑模具进行开模和冲切膜动作,取出产品。
可选地,所述薄膜供给机和所述注塑模具均设置于用于成型塑料产品的成型机上。
可选地,所述薄膜供给机由薄膜供给机控制器控制,且该薄膜供给机控制器信号连接至所述成型机。
可选地,所述注塑模具由与之连接的注塑机注入热熔高刚性塑料进行注塑处理。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耐高温薄膜层耐高温达305℃,拉伸强度大于200Mpa。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耐高温薄膜的厚度为0.06mm~0.20mm。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耐高温薄膜为尼龙PA4T、PA6T或PA9T。
可选地,所述步骤(4)中:高刚性塑料的弯曲模量大于12Gpa。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塑料外饰件产品,其为所述塑料外饰件制作方法制作后产生的产品。
可选地,所述产品的厚度为0.8mm~1.2mm。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塑料外饰件制作方法及其产品,通过将耐高温高强度的薄膜移印至通过高低温注塑成型的高刚性塑料产品的表面,使塑料产品除了达到时尚的外观要求外,并可保证产品具有一定的硬度,使产品满足薄型化、轻量化、强韧化及美观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发明塑料外饰件制作方法一较佳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2绘示实施图1中较佳实施例的设备电气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发明的目的、方法步骤及功效有进一步的了解,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2所示,用于对高刚性塑料产品注塑成型的注塑模具20设置于成型机10上,且注塑模具20由高低温控制器21进行温度控制,在注塑前对注塑模具20加温,并于温度达到设定值或加温时间达到设定值时进行注塑。另外,薄膜供给机30具有IMR薄膜,控制在注塑模具20注塑时,由薄膜供给机30将IMR薄膜移印至高刚性塑料产品的表面;其中,薄膜供给机30由薄膜供给机控制器31控制,且薄膜供给机控制器31连接至成型机10。
请共同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塑料外饰件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将薄膜供给机30安装设置在成型机1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48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