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温部件及其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84794.X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3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涛;尹凤福;赵世雷;刘鹏;董书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F25D23/08 | 分类号: | F25D23/08;B29C4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雷志刚;潘士霖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部件 及其 成型 方法 | ||
1.一种保温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喷涂工艺成型的外壳和内衬,所述外壳和内衬配合形成具有发泡腔的无缝刚性壳体,所述发泡腔内填充有发泡保温内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或内衬为刚性高分子材料外壳或刚性高分子材料内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高分子材料为刚性PU材料、刚性PS材料、刚性ABS材料或刚性TPE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保温内胆为PU发泡保温内胆或PF发泡保温内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PU材料的密度或硬度分别大于PU发泡保温内胆的密度或硬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和/或内衬的厚度均为1mm~3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保温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部件为冷藏装置门体、柜体或搁物板。
8.一种保温部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通过喷涂工艺成型外壳和内衬;
压合外壳和内衬以形成具有发泡腔的无缝刚性壳体,向发泡腔内注入发泡料成型发泡保温内胆;
或者,
向外壳或内衬内注入发泡料,压合外壳和内衬以形成具有发泡腔的无缝刚性壳体,发泡料在发泡腔内发泡成发泡保温内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温部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刚性高分子材料外壳,或/和所述内衬为刚性高分子材料内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温部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通过喷涂工艺成型外壳和内衬”具体为:在第一模具中喷涂反应原料成型外壳;在第二模具中喷涂反应原料成型内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温部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原料为PU反应原料、PS反应原料、ABS反应原料或TPE反应原料,相应的所述刚性高分子材料外壳为刚性PU材料外壳、刚性PS材料外壳、刚性ABS材料外壳或刚性TPE材料外壳;或所述刚性高分子材料内衬为刚性PU材料内衬、刚性PS材料内衬、刚性ABS材料内衬或刚性TPE材料内衬。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温部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外壳和内衬以形成具有发泡腔的无缝刚性壳体,向发泡腔内注入发泡料成型发泡保温内胆”具体为:
将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合模以压合外壳和内衬形成具有发泡腔的无缝刚性壳体,向所述的发泡腔内注入发泡料发泡成型发泡保温内胆;
或者,“向外壳或内衬内注入发泡料,压合外壳和内衬以形成具有发泡腔的无缝刚性壳体,发泡料在发泡腔内发泡成发泡保温内胆”具体为:向外壳或内衬内注入发泡料,将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合模以压合外壳和内衬形成具有发泡腔的无缝刚性壳体,发泡料在发泡腔内发泡成发泡保温内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保温部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料为PU发泡料或PF发泡料,相应成型的发泡保温内胆为PU发泡保温内胆或PF发泡保温内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保温部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PU材料外壳或刚性PU材料内衬的密度或硬度均大于PU发泡保温内胆的密度或硬度。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温部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外壳和内衬以形成具有发泡腔的无缝刚性壳体“具体为:
在外壳或/和内衬未完全固化前,压合外壳和内衬以形成具有发泡腔的无缝刚性壳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保温部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U反应原料包括异氰酸酯、多羟基化合物、催化剂和扩链剂。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温部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模具中喷涂反应原料成型外壳;在第二模具中喷涂反应原料成型内衬”步骤中,喷涂的反应原料的温度为60℃~80℃,喷涂压力为5Mpa~8Mpa。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保温部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羟基化合物为聚酯多元醇或聚醚多元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未经海尔集团公司;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479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能粒度的高度定制化的系统集成方法
- 下一篇:显示方法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