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4405.3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1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岩桦;高南沙;虞烈;耿海鹏;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永磁 同步电机 转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高能高速驱动系统基础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发电机是近来高速电机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它的优点主要有:
1损耗小,效率高。用永磁体取代电励磁,转子上没有励磁损耗,同步运行时转子铁芯中也没有基频引起的铁耗。因此,永磁同步电机的效率要比电励磁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高。无油支承高速永磁电机的机械损耗更小,效率更高。
2体积小,重量轻,耗材少。稀土永磁材料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它的剩磁Br、矫顽力Hc相对较高。充磁后,用较少的永磁材料就能产生足够的磁场,因此电机体积可大大缩小,效率、功率密度得到提升。同容量的永磁同步电机体积、重量、所用材料可以减少30%左右。
3转子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与电励磁同步电机相比,永磁电机转子上不需要电励磁装置,大大简化转子结构,实现了无刷化,故障发生率降低。
高速电机的高功率密度、高转速决定了高速永磁转子在结构上具有许多特点:电机高速旋转时在转子内会产生很大的离心力,需要采用特殊的高强度叠片或实心转子。对于永磁电机来说,转子强度问题更为突出,必须对永磁体采取保护措施。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在永磁体外加非导磁高强度合金加固套。二是采用碳纤维绑扎永磁体。高速电机一般为2极或4极结构,2极电机的优点是转子永磁体可采用整体结构,保证转子的动态平衡,4极电机优点是定子绕组端部较短和铁心扼部较薄,但交变电流频率高,损耗相对较大。从电磁和机械两个方面综合考虑,2极电机更易于保证电机效率、降低损耗。
因为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永磁体在高温时,可能发生退磁,进而影响到电机的输出功率和工作效率,所以本领域研究的热点在于低损耗,高效率的电机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有效的降低永磁体的温升和提高转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现方案是:
一种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包括电机转子5,电机转子5为空心结构,在电机工作时电机转子5的中空部分8通入空气进行冷却,电机转子5表面贴装永磁体,永磁体采用双层结构分布,内层为间隔分布的第一钐钴永磁体4和第一铁氧体永磁体7,外层为间隔分布的第二钐钴永磁体6和第二铁氧体永磁体3,第一钐钴永磁体4和第二钐钴永磁体6采用径向粘结配置,第一铁氧体永磁体7和第二铁氧体永磁体3采用周向粘结配置,各永磁体之间采用粘结,永磁体外面配置有一层金属薄环2,金属薄环2外面再过盈装配一层合金钢保护套1。
所述的金属薄环2厚度为0.5mm-1.5mm。
所述的金属薄环2的材料采金属银、金属硅或者金属铜。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了全新的永磁体布局,使得电机电动势波形,气隙磁密波形和齿槽转矩波形更加光滑,并且提高了输出转矩。
2本发明在合金钢保护套1里面加了一层金属薄环2,通过金属的物理导热属性,可以将大量的热导出,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永磁体的温度,保证了电机的运行状态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电机转子整体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方案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附图,一种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包括电机转子5,电机转子5为空心结构,在电机工作时电机转子5的中空部分8通入空气进行冷却,电机转子5表面贴装永磁体,永磁体采用双层结构分布,内层为间隔分布的第一钐钴永磁体4和第一铁氧体永磁体7,外层为间隔分布的第二钐钴永磁体6和第二铁氧体永磁体3,第一钐钴永磁体4和第二钐钴永磁体6采用径向粘结配置,第一钐钴永磁体4和第二钐钴永磁体6提供气息磁通,第一铁氧体永磁体7和第二铁氧体永磁体3采用周向粘结配置,第一铁氧体永磁体7和第二铁氧体永磁体3控制气隙磁通的分布,各永磁体之间采用粘结,永磁体外面配置有一层金属薄环2,由于电机转速很高,所以在工作运行时,金属薄环2外面在过盈装配一层合金钢保护套1,以保证转子结构在高速旋转时的强度。
所述的金属薄环2厚度为0.5mm-1.5mm。
所述的金属薄环2的材料采金属银、金属硅或者金属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在钐钴永磁体6和铁氧体永磁体7外表面,合金钢保护套1的内表面加一层金属薄环2,金属的导热性很好,可以将电机正常工作时永磁体多余的热量及时导出。
为了产生更大的转矩和避免电机定子过大的齿槽效应,所以本发明采取了一种组合形式的永磁体分布,即径向采用钐钴永磁体4和6,周向采用铁氧体永磁体3和7。径向第一钐钴永磁体4和第二钐钴永磁体6主要提供气息磁通,周向第一铁氧体永磁体7和第二铁氧体永磁体3主要控制气隙磁通的分布。通过采用这种布局,可以使电机输出电动势波形,气隙磁密波形,齿槽效应波形曲线更加光滑,同时还可以提高了电机平均转矩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44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有外风叶的串励电机
- 下一篇:一种等半径的三线扭摆法刚体动力学参数测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