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空冷气制冷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3487.X | 申请日: | 2013-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8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子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子赫 |
主分类号: | F25B27/00 | 分类号: | F25B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空 冷气 制冷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属于利用高空冷气资源对地表常温气体进行制冷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制冷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人们对制冷的需求也更加强烈。居室、超市、教室及食品储藏室等等场所都离不开制冷。但是现有技术以及公开的相关专利中,都存在几个很大的缺点。
一是: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制冷设备,都是采用佛里昂作为制冷剂,其对地球臭氧层的破坏很严重。
二是:少数空调公司已经采用新型碳氢制冷剂,它无毒,不会对臭氧层产生任何破坏,但是其技术要求较高,价格昂贵,普及性还不是很广。
三是:高空冷气作为一种可贵的资源,却得不到足够的利用。在为数不多的已公开的相关利用高空冷气制冷专利中,如专利号为200610145883 (利用高空冷气为夏季室内降温的方法),其利用保温管和抽风机将高空冷气抽到室内,资源消耗巨大,抽风机消耗的电源与取得的制冷效果比将远远不如空调。且其忽略了高空冷气的密度小,成分(氧气含量等)与地面稍有差异的问题,即抽取下来的高空冷气无法直接被利用,还要进行压缩或其他处理。专利号为200720046343(高空冷气采集装置)其原理与方法与前者雷同,因而缺点都在于在地面消耗巨大资源来抽取上部冷气,而上部冷气抽取消来之后是要经过处理才能直接用来制冷的。所以其实用性不好。其他的相关专利与前两种雷同,存在同样的缺点。
在已有的利用高空冷气资源的技术方案中,都是设法将高空冷气抽取到地面,缺点很多,而本发明是将地表热空气送到高空冷却后,再次引下直接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并避免了使用氟利昂制冷剂对臭氧层带来的损害,构建一套可以有效利用高空冷气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资源进行制冷的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高空冷气制冷系统,由进气口1、加热器2、热气保温管3、冷热缓冲管4、冷却管5、冷气保温管6、出气管7组成,热气保温管3与冷气保温管6依附山体或高层建筑而立。加热器2位于热气保温管3底部,需要加热的气体通过进气口1到达加热器2处,由加热器加热到适当温度(35度即可,能源消耗极少),热气流上升,在热气保温管3作用下,热气流温度将一直保持,即热气流在管内持续上升到高空,并进入冷热缓冲管4处,此时热空气失去热气保温管3的保温作用,温度下降,冷热缓冲管4有效防止冷空气逆流,热空气经冷热缓冲管4进入冷却管5,冷却管5由薄钢制成,极易进行热传导,冷却管水平向下倾斜,有助冷空气自动向下流动,冷却后,冷空气经冷气保温管6自动下沉到地面,经出气口7输送,分配到各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利用地面热空气,经适当微度加热,使要冷却的气体膨胀自动上升到高空。再利用高空冷气资源对热空气进行冷却,冷空气密度大,自动下沉,完成冷却。其整个制冷过程仅需适当加热,无需附加其他动力。能源消耗极少,且对环境无任何破坏,有效利用了高空冷气这一自然清洁资源。比起现有技术无论是在可行性,技术创新,冷凝方式或是资源消耗上,都更胜一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高空冷气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所示高空冷气制冷系统,由进气口1、加热器2、热气保温管3、冷热缓冲管4、冷却管5、冷气保温管6、出气管7组成,加热器2位于热气保温管3下口出,只需加热器将气体加热到35度左右,其整个循环过程无需附加其他动力推进,清洁高效。
本发明中涉及的未说明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或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子赫,未经杨子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34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蚕茧干燥装置
- 下一篇:高温度辐射选择性涂层及相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