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叶风扇的空气增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3409.X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3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耀强 |
主分类号: | F04F5/44 | 分类号: | F04F5/44;F04F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1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空气 增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叶风扇的空气增压装置,属于风扇的优化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风扇通过电机带动叶片旋转,通过叶片将空气加压加速然后吹向使用者,优点是给使用者带来吹风的感觉,但存在以下四点不足:一是旋转的叶片速度很高,不小心碰到会造成伤害,所以大部份的风扇采用外罩来围住叶片以减少危险;二是叶片和外罩清洗困难;三是叶片旋转过程中还会产生嗓声,给使用者带来干扰;四是由于气流穿过叶片表面时有变化,吹出来的风不均匀,使用者会感觉到类似脉冲那样的阵阵强风。
在申请号为200810177843.3的和申请号为200810177844.8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风扇,由基座和安装在基座上的环形排气口组成,环形排气口内设有接收来自基座内的气流的内部通道和排气口,风扇外部的空气被排气口喷射出来的气流抽吸,使吹向使用者的气流增大。该设计的优点是没有裸露的叶片,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很好地利用柯恩达效应改变了排气口出风的流向,并带动风扇外部的空气向使用者流动,令使用者感受到较为稳定的吹风效果。但由于风机安置在基座内,风道各部份与基座的距离不同,所以环形排气口不同的出风点吹出的风压也就不同;另外,由于该设计是环形的出风口,吹向使用者的风,中部风力相对较弱。
在本人的申请号为201120265128.2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风扇,将空气增压装置安置在排气口的轴心位置,空气增压装置和排气口通过输气管联通,使环形排气口的各处风压接近,出风更均匀,由于仍然采用环形的排气口的设计,所以,中部风力仍然相对较弱。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能够避免无叶风扇中部风力较弱的空气增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避免无叶风扇中部风力较弱的空气增压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无叶风扇的空气增压装置,主要由进气罩31、壳体32、防尘罩33、过滤网34、涡轮增压机35、电机36、储存盒37、输气管38组成;无味风扇由基座1、气流喷射装置2和空气增压装置3组成;所述的空气增压装置3安置在气流喷射装置2的轴心位置,通过输气管38与气流喷射装置2上的气道25联通,围绕气道25设有一圈环形的第一喷气口23;所述的空气增压装置3中部为壳体32,壳体32的一端与进气罩31连接,另一端与防尘罩33连接,所述的壳体32内设有涡轮增压机35和电机36;在壳体32上设有第二喷气口39;工作时,空气增压装置3内的电机36带动涡轮增压机35工作,将空气从进气罩31吸入,增压后一部份通过第二喷气口39喷出,一部份通过输气管38传送到气道25,再通过第一喷气口23喷出。
第一喷气口23与第二喷气口39是以空气增压装置3的轴心为轴的同心环形喷气口,第一喷气口23的直径大于第二喷气口39的直径;喷向使用者的风圈主要有两个,在第一喷气口23喷出的气流形成的较大风圈内,还有由第二喷气口39喷出的气流形成的第二个较小的风圈。
所述的第二喷气口39位于进气罩31与输气管38之间的壳体32上。
所述的第二喷气口39为围绕壳体32的环形。
所述的第二喷气口39靠近进气罩31一侧的边缘从内向外向输气管38的方向倾斜;所述的第二喷气口39靠近输气管38一侧的边缘向内部弯曲加厚形成导风面,使第二喷气口39出来的风沿壳体32的表面流向防尘罩33。
所述的输气管38与壳体32的内部空间联通。
吸入的空气经过过滤网34净化,再被吸入涡轮增压机35增压。
有益效果
1、在空气增压装置的外壳上设有第二喷气口,使无叶风扇的中部也有气流吹向使用者,有效避免了无叶风扇中部风力较弱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基座,11、连接座,12、连接座平台,13、摇摆电机,14、调节块,15、定位螺丝,16、支撑杆,17、底座,2、气流喷射装置,21、第一气流通道,22、第二气流通道,23、第一喷气口,24、分隔板,25、气道,26、连接筋,27、喷气口,28、外壁,29、内壁、3、空气增压装置,31、进气罩,32、壳体,33、防尘罩,34、过滤网,35、涡轮增压机,36、电机,37、储存盒,38、输气管,39、第二喷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耀强,未经李耀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34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遮阳伞自动摇头装置
- 下一篇:伞骨与伞面的缝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