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硬度耐冲击冷轧钢工作辊及其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3408.5 | 申请日: | 2013-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3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润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38 | 分类号: | C22C38/38;C21D9/38;B21B27/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杨新勇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度 冲击 轧钢 工作 及其 加工 工艺 | ||
1. 一种高硬度耐冲击冷轧钢工作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辊采用低合金高强度钢,在所述低合金高强度钢中含有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6%~0.65%的C、1.5%~1.8%的Si、1.7%~1.85%的Mn、1.8%~2.0%的Cr、0.2%~0.4%的Mo、0.06%~0.08%的V、0.06%~0.08%的Ti、小于等于0.025%的S和P,其余为Fe和不可去除的杂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硬度耐冲击冷轧钢工作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成分中Si和Mn的质量比为1:1~1:1.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硬度耐冲击冷轧钢工作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低合金高强度钢中还含有≤15ppm的氧和≤1.5ppm的氢。
4.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高硬度耐冲击冷轧钢工作辊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浇铸钢锭、锻造成型、锻后热处理、去黑皮、机加工成型、超声波探伤、调制处理、超声波探伤、预热、工频感应淬火、回火、精加工、超声波探伤、磨床粗磨、精加工修R、磨床粗磨、超声波表面探伤、成品硬度检测尺寸检测和包装入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硬度耐冲击冷轧钢工作辊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铸钢锭工艺先将权1所述原料投入电炉,然后再将熔融钢液采用炉外精炼和电渣重熔进行精炼处理,最后通过真空吹氩铸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硬度耐冲击冷轧钢工作辊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锻后热处理工艺包括将断后工件加热到650度,保温3小时后升温至900度,再保温10~12小时后空冷,空冷至低于250度后放入炉内等温3小时,然后再升温至450度保温3小时,再升温至650度,再保温3小时,然后再升温至720度,再保温12~15小时后,停止保温待炉冷小于350度后出炉空冷。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硬度耐冲击冷轧钢工作辊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工艺包括:将工件放入加热炉内加热至350度,保温2小时,再升温至450度,再保温2小时,再升温至650度,再保温3小时,再升温至890度,再保温6-7小时,出炉风冷至小于250度,再入炉升温至350度,再保温2小时,再升温至450度,再保温2小时,再升温至600度,再保温8小时,停止保温在炉内炉冷却至小于400度后出炉空冷。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硬度耐冲击冷轧钢工作辊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频感应淬火工艺包括:先将工件放入箱式电炉内加热至500度,然后保温6小时,再将工件吊装置中频多圈电加热装置内,通过调整多圈电加热装置的电流频率及加热时间,达到控制加热深度至70~100mm,并使辊身温度达到880度并保温后,进入喷水器使工件快速冷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硬度耐冲击冷轧钢工作辊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频多圈电加热装置与喷水器为呈上下分布的一体结构。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硬度耐冲击冷轧钢工作辊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火工艺采用箱式低温烘箱进行20~36小时的低温回火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润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润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34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记忆体用的散热组件
- 下一篇:电脑机壳固定电源供应器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