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SKD-11钢材的冷轧钢工作辊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3407.0 | 申请日: | 2013-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3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润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24 | 分类号: | C22C38/24;B21B27/00;C21D9/38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杨新勇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kd 11 钢材 轧钢 工作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用SKD-11钢材的冷轧钢工作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KD-11钢材中含有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分别为1.40%~1.60%的C、≤0.60%的Si、≤0.80%的Mn、12.00%~14.00%的Cr、0.80%~1.30% Mo、≤0.80%的Ni、0.20%~0.50%的V、≤0.25%的Cu、≤0.020%的P和≤0.030%的S,其余为Fe和不可去除的杂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SKD-11钢材的冷轧钢工作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成分中Si和Mn的质量比为1:1~1:1.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SKD-11钢材的冷轧钢工作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KD-11钢材中还含有≤15ppm的氧和≤1.5ppm的氢。
4.一种权1所述用SKD-11钢材的冷轧钢工作辊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包括:
S1:将权1所述成分配比的SKD-11钢材进行电渣重熔,然后锻造成工作辊件;
S2:将工作辊件进行球化退火处理;
S3:第一次淬火处理,将球化退火处理后的工作辊件放入电炉内加热到1040度,然后采用油冷淬火冷却;
S4:将第一次淬火处理的工作辊件进行高温回火处理;
S5:第二次淬火处理,将工作辊件吊装置中频多圈电加热装置内,通过调整多圈电加热装置的电流频率及加热时间,达到控制加热深度至30~50mm,并使辊身温度达到1050度并保温后,然后将工作辊件放入油池内快速冷却;
S6:将第二次淬火处理的工作辊件再进行3次中温回火处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用SKD-11钢材的冷轧钢工作辊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球化退火处理工艺包括将工作辊件在电炉中加热到450±10度保温1小时,然后再将工作辊件加热到650±10度保温2小时,再将工作辊件加热到840±10保温4~6小时,然后再以每小时30度的冷却速度将炉温冷却至770±10保温6~8小时,然后再以每小时30度的冷却速度将炉温冷却至540度以下出炉。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SKD-11钢材的冷轧钢工作辊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的高温回火处理是将工作辊件在电炉内加热到500~600度,然后用20~36小时冷却。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SKD-11钢材的冷轧钢工作辊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的3次中温回火处理是每次将工作辊件在电炉内加热到350~500度,然后用10~15小时冷却。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SKD-11钢材的冷轧钢工作辊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的工作辊件在中频多圈电加热装置内的加热过程中,采用红外线双色测温枪定点测量工作辊件的表面温度。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SKD-11钢材的冷轧钢工作辊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的控制加热深度为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润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润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34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数字图像快速匹配算法的位移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自平衡的桥面起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