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入料粒度全自动检测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3251.6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6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立;李峰;李延民;马泳涛;郑华栋;马胜钢;李大磊;李良国;张宗磊;王海怡;王世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B5/00 | 分类号: | C21B5/00;C21B7/2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田小伍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粒度 全自动 检测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入料粒度全自动检测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炼铁行业中,为保证炼铁的质量与效率,不但要求进入炼铁高炉的物料重量遵循一定的比例,而且对物料粒度的组成、分布也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以保证冶炼时高炉内的物料透气性良好、受热均匀,从而改善炉料的透气性、提高煤气利用率。
申请号为CN200620130163.2的《高炉入料粒度全自动检测机械系统》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炉入料粒度全自动检测机械系统,包括取料机构和安装于其下面主机架上并依次上下连通的称重料仓、筛分机构、分级称重机构,取料机构与称重料仓连通。取料机构包括副机架和沿副机架上面设置的导轨来回运动的取料小车,小车与动力机构连接;取料小车出料口通过取料溜槽直接接称重料仓;筛分机构包括多层检验筛,每层检验筛出口通过分级溜管接分级称重机构。分级称重机构下方设有与储料仓连接的返料输送机构,储料仓出口接入料输送机构。如公开的专利所示,其实施例部分及说明书附图1中所述的多层检验筛为设置有三个振动电机的七层检验筛。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烧结矿和焦炭炉料粒度的不同,在检测时采用相同的筛分程序会造成筛分不彻底或者筛分过度的状况。筛分不彻底将无法使不同粒度的炉料充分分离,导致小粒度炉料混入大粒度炉料中;过度筛分将会引起颗粒破碎,导致小粒度炉料增多。因此,现有的筛分程序无法得到炉料不同粒度的精确重量及比例,也无法有效地保证炼铁产品的质量,亟需一种高炉入料粒度全自动检测控制方法,能够对不同粒度的烧结矿和焦炭进行准确的高炉入料粒度全自动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炉入料粒度全自动检测控制方法,能够对不同粒度的烧结矿和焦炭进行准确的高炉入料粒度全自动检测,具有分级精确、效率高的优点,保证炼铁产品的质量。
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高炉入料粒度全自动检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进行参数设定,包括筛分类型和取样小车取样次数设定,然后进入步骤B;
B:控制模块控制取样小车按照预设的取样次数进行取样,然后进入步骤C;
C: 利用称重料仓对取样小车采集到的检验样品进行称重,并将检验样品总重输送至控制模块,然后进入步骤D;
D: 控制模块根据设定的筛分类型控制检验筛进行一次筛分,如果执行烧结矿筛分,进入步骤E;如果执行焦炭筛分,进入步骤F:
E: 控制模块控制检验筛上设置的第二电机启动75s-85s后停止1s-4s;随后反接制动0.3s-0.5s,最后再启动55s-65s完成烧结矿一次筛分程序,然后执行输送程序,进入步骤G;
F: 控制模块控制检验筛上设置的第二电机启动55s-65s后停止1s-4s,随后再反接制动0.3s-0.5s,最后再启动35s-45s完成焦炭一次筛分程序,然后执行输送程序,进入步骤G;
G: 控制模块控制检验筛上设置的第三电机启动55s-65s,同时第二电机持续工作55s-65s后,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停止1s-4s,随后再反接制动0.3s-0.5s后完成输送程序,将检验筛中的炉料按不同粒度输送至相应的分级称重机构中,然后进入步骤H;
H: 等待60s-70s,待称重机构稳定后,利用分级称重机构对筛分出的不同粒度的炉料进行称重,并将不同粒度的炉料总重输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计算检验样品总重与不同粒度的炉料总重的误差是否超过检验样品总重的2%,如果超过,则提示本次检测无效;如果不超过,则计算各粒度炉料的比例,将计算结果在现场及控制室同时显示,并上报二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然后进入步骤I;
I:控制模块控制称重机构下部的出料口打开。
还包括烧结矿多次筛分步骤,烧结矿多次筛分步骤包括在所述的A步骤中设定烧结矿筛分次数,并在E步骤中完成烧结矿一次筛分程序后,继续进行烧结矿二次筛分及烧结矿后续筛分程序直至完成设定的筛分次数,烧结矿二次筛分及烧结矿后续筛分程序的电机动作均与烧结矿一次筛分程序相同,仅各电机启动时间为烧结矿一次筛分程序中电机启动时间的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32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源气体自动采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人体呼吸气体现场采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