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碳纤维输送管道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3114.2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6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马先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6 | 分类号: | F16L9/16;F16L43/00;F16L5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 |
地址: | 61143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输送 混凝土 碳纤维 管道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泵送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碳纤维输送管道。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碳纤维输送管道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泵送机械设备是用来近距离输送新鲜混凝土的大型成套自动化设备,能将坍落度在一定范围之内的混凝土输送到一定高度或者进行一定距离的水平输送,广泛应用于城市商砼、铁路、道路、桥梁、大坝、机场、码头等大中型基础设施的现场施工中,而混凝土输送管道是混凝土泵送机械设备中混凝土管路系统的关键部件。
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混凝土输送管道主要存在如下3个缺陷:
第一,现有的混凝土输送管道的使用寿命普遍较短,影响泵送能力,设备使用率降低;
第二,现有的混凝土输送管道整体质量太重,在臂架上安装之后增加臂架重力载荷,降低臂架的疲劳极限,而且造成臂架振动幅度较大,导致混凝土在泵送状态时整车失稳,直接影响整车工作效率,而且还存在一定的使用安全隐患;
第三,现有的混凝土输送管道的管径有限,不能满足与混凝土输送缸大缸径大排量匹配的输送能力要求,造成混凝土方量受限制,直接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碳纤维输送管道及其制作方法,采用该制作方法制成的碳纤维输送管道应用在混凝土泵送机械设备中,可以大大减轻混凝土泵送机械设备中混凝土管路系统的质量,增强混凝土输送管路的耐磨性,提高输送管路的使用寿命,满足混凝土泵送机械设备高泵送能力、臂架更轻量化的要求。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碳纤维输送管道,其配料组成中碳纤维材料的含量是100%,所述的碳纤维输送管道中的标准型直管的管壁厚度为4mm以上,加厚型直管的管壁厚度为7mm以上。所述的碳纤维输送管道中的弯管的管壁最薄处厚度为7mm以上,管壁最厚处厚度为所述管壁最薄处厚度的2~3倍。
上述的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碳纤维输送管道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氧化处理,得到预氧化碳纤丝;S2.炭化处理,包括中温炭化和高温炭化先后两个阶段,得到石墨化的碳纤丝;S3.编网,得到成块的碳纤维布;S4.粘固成型,得到碳纤维管道制品。其中,所述的步骤S1氧化处理,是将碳纤维原料放在预氧化炉或者氧化气体中加热,在200~300℃的温度下加热十至数百分钟,得到预氧化碳纤丝。所述的步骤S2中的中温炭化是先在中温炭化炉300~800℃的温度范围内分段升温20分钟,在保护气体高纯度氮气(纯度在99.999%以上)中炭化;其中的高温炭化是后在高温炭化炉1000~1600℃的温度范围内分段升温20分钟,在保护气体高纯度氮气(纯度在99.999%以上)中高温炭化;最后在高纯度氩气(纯度在99.999%以上)中加热至2000~3000℃,并维持数秒至数十秒钟,得到石墨化的碳纤丝。石墨化的碳纤丝经过编网之后就得到成块的碳纤维布,再将编网后的碳纤维布对角交错地一层一层放置在输送管道预制模具的内外表面,然后采用酚醛树脂涂满碳纤维布后再胶合一起加压加热使之粘固,在得到管道制品之后,最后经过喷涂制成最终使用的碳纤维输送管道成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碳纤维输送管道,由于全部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碳纤维材料的轻质特性使得该碳纤维输送管道的质量大大减轻,有效降低了混凝土泵送机械设备中臂架的重力载荷,同时,由于碳纤维材料本身具有耐磨性、高强度、刚度性好、柔韧性强等突出优点,因而使得该碳纤维输送管道的使用寿命延长,而且还可以增大输送管道的管径,使单位时间内管道排出的混凝土量大大增加,从而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碳纤维输送管道的直管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碳纤维输送管道的弯管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弯管的A-A向截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的碳纤维输送管道,其配料组成中碳纤维材料的含量是100%。
如图1所示,对于所述的碳纤维输送管道中的标准型直管,其管壁厚度为4mm以上,加厚型直管的管壁厚度为7mm以上。
如图2、图3所示,对于所述的碳纤维输送管道中的弯管,其管壁最薄处厚度为7mm以上,管壁最厚处厚度为所述管壁最薄处厚度的2~3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31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形成具有悬浮合成图像的片材的母模
- 下一篇:一种耐磨消防水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