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2929.9 | 申请日: | 200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3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横井康彦;大西二朗;岩间明文;原田雅树;野口孔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健康医疗器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L2/20 | 分类号: | A61L2/20;A61L101/2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器 | ||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09年8月20日、申请号为200980123469.1(国际申请号PCT/JP2009/003981)、发明名称为“隔离器”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离器。
背景技术
隔离器是内部具有处于无菌环境的作业室,且用于在作业室中进行要求无菌环境的作业、例如细胞培养等以来自生物体的材料为对象的作业的装置。在此,无菌环境是指为避免在作业室进行的作业所需的物质以外的物质混入而无限接近无尘无菌的环境。
在隔离器中,为了确保作业室的无菌环境,向作业室内供给过氧化氢等杀菌物质,实施对作业室内进行杀菌的杀菌处理(参照专利文献1及2)。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隔离器系统中,液态的过氧化氢与干燥的高温空气接触而气化,将过氧化氢气体供给于隔离器。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净化装置利用加热部使过氧化氢水蒸发而产生过氧化氢气体,将该过氧化氢气体供给于隔离器。
另外,当杀菌处理中杀菌物质从包括作业室的被杀菌空间大量漏出时,杀菌物质浓度降低,存在不能够进行充分的杀菌的情况。另外,由于过氧化氢等杀菌物质对人体有害,因此,优选杀菌物质不漏出到隔离器外部。因此,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净化装置中,在供给杀菌物质前,实施隔离器的泄漏试验(漏泄试验)。
另外,在隔离器中,为了确保作业室内的无菌环境,从气体供给部取入的空气经由设于气体供给部与作业室之间的HEPA过滤器(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过滤器)等微粒子捕集过滤器供给于作业室。另外,作业室内的空气经由设于作业室和气体排出部之间的微粒子捕集过滤器从气体排出部排出。
另外,在作业室内的一个作业结束后,进行下一个作业时,从杀菌物质供给部向作业室内喷射例如过氧化氢作为杀菌物质,对作业室内进行杀菌(参照专利文献3)。
作为隔离器内的杀菌物质的浓度测定方法,已知有实时测定杀菌腔内的杀菌剂浓度的系统,其目的在于,确认气体浓度推移是否符合实现杀菌的条件(参照专利文献4)。另外,已知有在作为杀菌气体的过氧化氢气体产生器的气体流上游和下游分别测定温度和湿度的系统,其目的在于,判定供给于杀菌腔的过氧化氢气体浓度(参照专利文献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681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1854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31279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6808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7-202628号公报。
在如上所述的状况下,本发明人们认识到以下课题。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及2的结构中,为了稳定地生成均匀浓度的过氧化氢气体,需要在对乾燥空气或过氧化氢水自身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升温至所期望的温度后,开始过氧化氢气体的生成。
另一方面,若正在实施隔离器的漏泄试验时开始加热器的升温,则隔离器内的压力因加热器的热而变动。另外,隔离器内的压力因加热器的热所引起的加热器周边的空间压力变动而变动。因此,不能够实施可靠性高的漏泄试验。由此,需要首先实施隔离器的漏泄试验,漏泄试验结束后开始加热器的升温,并且,在加热器成为所期望的温度后,生成过氧化氢气体并进行杀菌处理。
然而,在隔离器中,若杀菌处理需要较长时间,则直至能够开始下一次作业的状态需要长时间,作业效率降低。因此,为了实现隔离器的作业效率的提高,谋求杀菌处理所需时间的缩短化。在专利文献1及2的结构中,等待漏泄试验结束后开始加热器的予热,有缩短杀菌处理所需时间的余地。
另外,在现有的过氧化氢气体的置换工序中,排气量在整个过程中为一定,不进行排出时的杀菌物质的浓度测定。从而,也不根据排气中的杀菌物质的浓度控制排气量。因此,当以高排气量进行排气时,在置换工序的前半部分,通过降低排出气体中的杀菌物质浓度的装置(降低处理部)不能进行有效的杀菌物质的降低化处理,未反应的杀菌物质向大气中排出,存在给作业者等带来危险的可能性。另外,当以低排气量进行排气时,在隔离器中的杀菌物质浓度降低的置换工序的后半部分,存在排气过于消耗时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本发明人们的上述认识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缩短隔离器的杀菌处理所需的时间的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健康医疗器械株式会社,未经松下健康医疗器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29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