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风扇中以雷射连接金属件与轴心的结合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82213.9 | 申请日: | 2013-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7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栢灏;何秉仓;陈浩莹;陈彦熹;卢彦志;黄俊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05 | 分类号: | F04D29/05;F04D29/26;B23K26/21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风扇 雷射 连接 金属件 轴心 结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结合结构,尤指一种兼具有节省成本及提升风扇平衡量,进而还有效能应用在扭力小或扭力大的风扇上,达到轴心不易松脱的效果的应用于风扇中以雷射连接金属件与轴心的结合结构。
背景技术
按,随着电子设备计算效能日渐增强,其内部所设置的电子元件于运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通常需于电子元件上设置散热器或散热鳍片以增加散热面积进而提升散热效果,但散热器与散热鳍片仅通过辐射方式作散热,所达到的散热效果有限,故须额外增设具有提升散热效能的散热风扇对散热器或散热鳍片进行散热,借以提升散热效能,因此散热风扇便成为散热模组中非常重要的元件。
而公知散热风扇1的扇轮10与轴心12有如图1A及图1B所示的结合方式,其中:
图1A所示,为一种包射成型方式,其是将轴心12置入到一预设模具内,然后射出成型出该扇轮10,以使该轴心12与扇轮10一体包射成型,但采用此塑胶包射的结构容易因塑胶材质的抗热变形能力不足及结构强度不足,经常受到高温或碰撞的外力影响,而造成轴心歪斜、扇轮变形…等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该轴心12为圆柱状与扇轮10一体包射成型的,所以若应用于大扭力的散热风扇1时,会使扇轮10旋转产生的旋转扭力矩大于轴心12与扇轮10之间的结合力矩,以导致轴心12容易脱落(或松脱),令散热风扇1损坏而无法作动。
图1B所示,为一种冲压结合方式,其是通过冲压方式将轴心12成型在该铜套13的洞孔131上,并继续再将结合有轴心12的铜套13利用冲压方式成型在一铁壳14的套孔141上而构成一轮毂15,该轮毂15于外周侧上通过塑胶射出方式成型出多个扇叶16,使所述扇叶16与轮毂15结合一体构成所述扇轮10,虽采用此冲压结合的结构可有效改善因高温而造成轴心歪斜及扇轮变形的问题,但却延伸出另一问题就是铁壳14组需通过连续模具制程,以导致整体成本提高,进而因利用铁壳14、铜套13及轴心12三者材料冲压成型出所述轮毂15,而造成增加材料成本的问题。
此外,由于轴心12与铜套13及结合轴心12的铜套13与铁壳14都是通过冲压方式结合的,故除了会导致轴心12与铜套13两者的同心度难以控制外,结合轴心12的铜套13与铁壳14两者的同心度也难控制,进而造成扇轮10的不平衡量大。再者,因铜套13的厚度须使用一定的厚度才能固定轴心12,但却造成扇轮10的轮毂15内的空间被该铜套13的厚度所占用,以致于减少了轮毂15内的使用空间。
以上所述,公知技术具有下列的缺点:
1.一体包射的扇轮的抗热变形能力不佳及结构强度不佳,以容易造成轴心歪斜、扇轮变形,进而无法应用于扭力大的散热风扇;
2.冲压结合的扇轮整体成本提高,且同心度难以控制;
3.扇轮不平衡量大;
4.扇轮内的使用空间减少。
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公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的发明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为此,为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达到节省成本及增加轴心与扇轮间的结合力强度的应用于风扇中以雷射连接金属件与轴心的结合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具有达到扇轮较不易变形及增加扇轮内的使用空间的应用于风扇中以雷射连接金属件与轴心的结合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适用于扭力小或扭力大的风扇上的应用于风扇中以雷射连接金属件与轴心的结合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的应用于风扇中以雷射连接金属件与轴心的结合结构,包括一金属件及一轴心,该金属件具有一开孔、一第一侧及一相反该第一侧的第二侧,该开孔贯设在该金属件的中央处,且其内插设有该轴心,并该轴心外周侧与相对第一侧的接触处间形成有至少一第一熔接部,该第一熔接部连接该轴心外周侧与相邻该开孔的第一侧,令所述金属件与轴心结合为一体;通过本发明此结合结构的设计,可应用于扭力小或扭力大的风扇上,得有效达到节省成本及增加轴心与扇轮间的结合力强度,进而还有效达到增加扇轮内的使用空间及不易变形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A是公知的扇轮剖面示意图;
图1B是公知的扇轮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图3A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22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照明通信系统
- 下一篇:相关峰检测装置和相关峰检测方法





